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鷹和狐狸
伊索寓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源流
學者趙建國指出此寓言曾出現於前7世紀希臘詩人阿爾基羅庫斯的殘詩中,也和印度《五卷書》第1卷中第5、27個故事內容情節相似,只是角色不同而已。[2]
情節及啟示
從前有一隻狐狸和一隻山鷹。他們一個住樹下的洞;一個在樹枝上築巢,久而久之便成了好友。
某日狐狸去獵食,請山鷹幫忙照顧小狐狸,山鷹雖然答應了,但及後卻因為非常肚餓,竟然將三隻小狐狸全捉回巢中與小鷹一起吃。
狐狸回來後,發現有小狐狸的骨在鷹巢上跌下,知道原來是山鷹背信棄義吃了小狐狸。狐狸雖既悲且憤,但自己不會飛,哪能對付山鷹?唯有先忍下這口氣,稍後再打算。
幾日後,有人燒羊腸來祭神,山鷹嗅到香味,便打算去搶羊腸回來給小鷹吃。當山鷹搶到羊腸後,便將羊腸帶回巢中。但原來羊腸上還有點死灰,而且大風一吹便令死灰復燃,很快便火借風威地燒着了鷹巢。四隻小鷹因為羽翼未豐,被燒個皮開肉爛,一隻一隻飛墮地上。狐狸便當着山鷹的面把四隻小鷹全部吃了。山鷹見狀羞憤難當,亦一頭撞向懸崖自盡死了。 其寓意在於:背叛別人不會有好下場。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