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巨人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巨人傳》(法語:La vie de Gargantua et de Pantagruel),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文學作品,由法國作家弗朗索瓦·拉伯雷創作,共有五集,1532至1564年陸續出版。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12月24日) |
此書具體反映出中古時期具有資產思想的人解放與追求的理念。在文藝復興時期表達出反教會反封建的思想,在當時曾被列為禁書。 主人公是父子兩代巨人卡岡都亞(Gargantua,又譯「高康大」)和龐大古埃(Pantagruel)。
作品分析
拉伯雷的作品從民間傳說中吸取不少營養,他的《巨人傳》取材於通俗的傳奇文學、喜劇、鬧劇、中世紀的騎士文學作品。龐大固埃尤其有明顯的傳奇文學色彩。卡岡都亞是龐大固埃的父親,但寫作比較晚,其描寫則更有人文主義的傾向。

《巨人傳》的第一部用誇張的手法塑造了一個理想的君主形象,巨人卡岡都亞,描寫他在中世紀教育方式的培養下,各方面都顯得落伍,後來聘請了一位年輕的人文主義者做自己的家庭教師,讓他進行大運動量的體育鍛煉,學習神學和古文,使他煥發青春。諷刺了當時教育制度的缺陷,宣傳人文主義對政治、教育、道德的主張,和許多真人真事結合,以巨人的形象出現,情節並不曲折,但語言生動、幽默風趣、寓意頗深,使人讀起來興味盎然。
《巨人傳》的第二部寫巨人卡岡都亞的兒子龐大固埃到法國各大學學習,遇到許多人物:代表「迅速」的卡爾巴里;代表「強大」的奧斯太納;代表「明智」的艾比斯太蒙;代表「高明」的巴努希。尤其對巴努希的描寫非常生動,對後來法國文學影響很大,在博馬舍作品中的費加羅和莫里哀作品中的斯加賓身上都能發現巴努希的影響。書中還提到他的父親卡岡都亞給兒子寫了一封信,要他好好做人,通篇都是笑料。本書風趣幽默,一出版即受到歡迎。
《巨人傳》的第三部因為已經獲得國王批准,用自己的真實姓名署名,他書中的主人公也主要描寫普通人,不再描寫巨人。其主角是第二部中的巴努希,巴努希當上了國王,但幾天內將把自己的薪俸花光了,不知如何是好,就去請教「權威人士」,包括女巫、啞巴、詩人、學者、星相家、神學家、醫生、法學家、哲學家、法官等,這些人的素材都是源自拉伯雷所熟悉的人,他們的答案五花八門,最後是一個丑角建議他去找「葡萄酒權威」。
《巨人傳》的第四部則類似荷馬的史詩《奧德賽》,情節是龐大固埃和巴努希一起乘船去尋找葡萄酒權威,經過了許多島嶼:老人島、鰻魚島、司法人員島等地,有許多新奇的經歷,但沒有找到任何權威。
《巨人傳》的第五部繼續寫他們的航行,以各種島影射羅馬教廷和貪官污吏,最後找到了一位葡萄酒權威,對於他們的問題葡萄酒權威的回答只有一字:「喝」!
版本
Remove ads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Pantagruel
- Gargantua and Pantagruel - 古騰堡計劃,由17世紀蘇格蘭作家湯瑪士·厄奎特(Thomas Urquhart)翻譯為英文、19世紀法國插畫家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繪製插圖
LibriVox中的公有領域有聲書《Gargantua and Pantagruel》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