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帕特麗夏·克羅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帕特麗夏·克羅內(丹麥語:Patricia Crone,1945年3月28日—2015年7月11日),丹麥女性東方學家,專門研究早期伊斯蘭史[1]。她是伊斯蘭研究修正學派的重要一員,質疑伊斯蘭教傳統中對伊斯蘭教起源的描述[2]。
Remove ads
早期生活、家庭、教育
1945年3月28日,克羅恩出生於丹麥羅斯基勒郡屈恩德爾勒瑟敘德馬克[3]。
參加哥本哈根大學預備考試(forprøve)之後,她前往巴黎學習法語,隨後前往倫敦,在那裏決心進入大學,以獲取較好的英語能力。1974年,她在倫敦大學獲取博士學位,並進入瓦爾堡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直到1977年[4]。她還獲取了倫敦國王學院的臨時學生資格,修習中世紀歐洲史,着重於政教關係。
職業生涯
1977年,克羅內進入牛津大學耶穌學院擔任大學講師,1990年進入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擔任大學伊斯蘭學助理講師,並擔任過數個職務[5]。1992-1994年為伊斯蘭學講師,1994-1997年為伊斯蘭史准教授(Reader)。
1997年,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任命她為新任安德魯·梅隆教授[6]。2001年,當選美國哲學會會士[7]。
去世
2015年7月11日,克羅內在70歲時因癌症去世[8]。
研究
克羅內的學術生涯集中於根本性地懷疑伊斯蘭史料對伊斯蘭崛起史的記載。她的兩部著名著作《夏甲主義》與《麥加貿易與伊斯蘭的興起》都集中於這個主題。《夏甲主義》出版三十年後,學者弗雷德·唐納稱此書是伊斯蘭研究領域的里程碑式著作[9]。
1977年,克羅內與米高·庫克(後兩人都曾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工作)共同撰寫出版了《夏甲主義》一書,提出對早期伊斯蘭歷史的新分析。他們根本上懷疑伊斯蘭傳統中對早期伊斯蘭史的記載,試圖單單以非阿拉伯史料(包括亞美尼亞文、希臘文、阿拉米文、敍利亞文史料)構造伊斯蘭教誕生的圖景,講述了一個與伊斯蘭教傳統不同的故事。他們還宣稱自己能夠精確地解釋伊斯蘭教是如何在混合多種近東文明的基礎上,由阿拉伯人領導形成的[10]。後來克羅內一定程度克制了重建伊斯蘭起源的嘗試[11],但仍堅持自己的基本觀點:
- 必須根本質疑伊斯蘭傳統中對早期伊斯蘭史的記載
- 伊斯蘭教深深植根於猶太教,阿拉伯人於猶太人是盟友
- 伊斯蘭教的搖籃不在麥加,而在阿拉伯地區西北部某地
1987年,她在《麥加貿易與伊斯蘭的興起》中認為前伊斯蘭時代的麥加貿易被過分誇大了,她還認為任何古典時代的重要商路都不經過麥加,認為雖然穆罕默德從未到過希賈茲以外的地方,但《古蘭經》中的證據,如他稱敵手為「橄欖種植者」,可能表明他的生活事件發生在距地中海更近的地方而不是麥加[12]。學者弗雷德里克·S·帕克斯頓 (Frederick S. Paxton)在《亞洲研究期刊》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發表的評論表示,此書「對當前普遍接受的伊斯蘭崛起史進行了顛覆性的批判」。[13]
她最初對中東、近東的軍事史、經濟史都很有興趣,但她後來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古蘭經》與伊拉克、伊朗、曾經伊朗族裔控制的中亞地區的文化、宗教傳統[14]。
Remove ads
著作
- 與Michael Cook, Hagarism: The Making of the Islamic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rst published in 1977; ISBN 0-521-21133-6 Free online version at archive.org
- 與Martin Hinds, God's Caliph: Religious Authority in the First Centuries of Islam (first published 1986); ISBN 0-521-54111-5
- 與Shmuel Moreh, The Book of Strangers: Medieval Arabic Graffiti on the Theme of Nostalgia (1999) Princeton Series on the Middle-East; ISBN 978-1558762152
- 與Fritz Zimmermann, The epistle of Sālim ibn Dhakwān (2001) Oxford/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0-19-815265-5.[15]
Remove ads
- Slaves on Horses: The Evolution of the Islamic Polity (1980); ISBN 0-521-52940-9
- Meccan Trade and the Rise of Islam (1987); ISBN 1-59333-102-9
- Roman, Provincial and Islamic Law : The Origins of the Islamic Patronate (1987, Paperback: 2002); ISBN 0-521-52949-2
- Pre-Industrial Societies: Anatomy of the Pre-Modern World (2003); ISBN 1-85168-311-9
- God's Rule: Government and Islam - Six Centuries of Medieval Islamic Political Thought (2004).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ISBN 0-231-13290-5/ISBN 0-231-13291-3.
- Medieval Islamic Political Thought (2005).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ISBN 0-7486-2194-6
- From Arabian Tribes to Islamic Empire : Army,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Near East c. 600–850 (2008); ISBN 978-0-7546-5925-9
- The Nativist Prophets of Early Islamic Iran: Rural Revolt and Local Zoroastrianism (201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1107018792
Remove ads
- Patricia Crone, "How Did the Quranic Pagans Make a Livin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Vol. 68, No. 3 (2005), pp. 387–399
- Patricia Crone, "Quraysh and the Roman army: Making sense of the Meccan leather trad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Vol. 70 (2007), pp. 63–88
- Patricia Crone, "'Jihad': idea and histor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pen Democracy, April 30, 2007.
- Patricia Crone, "What do we actually know about Mohamme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Open Democracy, June 10, 2008.
- Patricia Crone, "Barefoot and Naked: What Did the Bedouin of the Arab Conquests Look Lik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in Muqarnas Vol. 25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Brill (2008), pp. 1–10,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