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康斯坦丁·馮·艾克諾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康斯坦丁·冯·艾克诺默
Remove ads

康斯坦丁·馮·艾克諾默(英文:Constantin von Economo;1876年8月21日—1931年10月21日),奧地利精神病學家、神經學家,擁有羅馬尼亞希臘血統[1][2]。艾克諾默以發現流行性腦炎以及繪製的大腦皮層細胞架構英語Cytoarchitecture圖譜而知名[2][3]。與此同時,「馮·艾克諾默神經元」也以其名字命名[2][4]

Thumb
康斯坦丁·馮·艾克諾默

早年生活

艾克諾默1876年8月21日出生於羅馬尼亞布勒伊拉的一戶富裕家庭,其家族來自希臘埃澤薩,祖上有許多名人[2]。1877年,艾克諾默的家庭依移居奧匈帝國的里雅斯特[2]。1893年,艾克諾默入讀維也納工業大學,學習機械工程,2年後轉入維也納大學學習醫學[2]。1900-1903年間,他曾是西格蒙德·埃克斯納英語Sigmund Exner的助手;1901年,艾克諾默獲得醫學學位[2]

科研生涯

1903-04年,艾克諾默在一個內科診所為赫爾曼·諾斯納格爾英語Hermann Nothnagel工作[5]。而後兩年內,他遊歷歐洲,並與多名科學家一道工作[2]。之後,艾克諾默回到維也納,在維也納總醫院的精神與神經病診所從事助理工作[2]

1913年,艾克諾默成為維也納大學的講師[2]。此後,1917年4月,艾克諾默向維也納精神病學協會遞交了流行性腦炎的最初證據[2]。1921年,他晉升為精神病學及神經學的教授[2]。1925年,艾克諾默與喬治·科斯基納斯英語Georg N. Koskinas一道發表了他們關於人類大腦皮層細胞架構英語Cytoarchitecture的重要圖譜,定義了107個皮層區域,此前科比尼安·布洛德曼已於1909年發表了最初的圖譜(後來成為布羅德曼分區系統[1][2]。1929年,艾克諾默首次描述了「馮·艾克諾默神經元」,又稱紡錘體神經元[4]

1931年,艾克諾默成為新建的腦研究部的主任,但他於5個月後因心臟病突發逝世[5]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