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開平礦務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開平礦務局,成立於清光緒四年(1878年),由李鴻章委派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在直隸開平鎮(今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創建,是中國近代首批官督商辦的股份制煤礦企業之一[1],被稱為「中國第一佳礦」。

歷史

1874年,清廷在籌議海防事宜時,總理船政大臣沈葆楨與與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提出開辦煤鐵礦的建議。翌年5月,清廷批准二人的奏請,明確「先在磁州、台灣試辦」,打破了此前清廷只允許煤炭在南方開採的慣例[2]。然而,磁州煤礦試辦未獲成功,台灣基隆煤礦進展相對順利。其後,李鴻章又派盛宣懷赴湖北勘查煤鐵礦開採的可行性,但結果不甚樂觀。
1876年11月3日,李鴻章在天津與唐廷樞面談,決定委派其前往灤州開平鎮勘查礦產。次日,唐廷樞即攜英國人馬立師自天津出發,實地考察古冶至唐山一帶的煤窯與鐵礦資源,並在多處採集煤樣和鐵礦石。11月14日,他向李鴻章遞交報告,詳細闡述了在開平開礦的可行性與前景[2]。
1877年9月27日,唐廷樞與黎兆棠、 丁壽昌等議定 《開平礦務局章程》[2]。1878年7月,唐廷樞聘英國工程師克勞德·威廉·金達到開平礦務局擔任工程師。1881年,開平礦務局投產,開採效率迅速提升。
為解決運輸問題,礦務局於1881年修建了中國第一條標準軌距礦山鐵路——唐胥鐵路,連接礦區與胥各莊,並鋪設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被譽為中國鐵路與工業機械化的開端。 1883年,唐廷樞任命金達為開平礦務局總工程師。[3]
運營初期產量快速增長,1881年產煤量為3613噸,1885年增至24萬餘噸,至19世紀末累計產量達數百萬噸。
1886年7月,開平礦務局向李鴻章致信《請展築鐵路稟》,申請開辦開平鐵路公司。
1892年,唐廷樞去世,由張翼接任總辦。此後因盲目擴張和外債過多,控制權被外商侵佔。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張翼被誘導簽訂合同,將礦務局低價售予英商,開平礦務有限公司在英國倫敦設董事部,完全由英國人控制[4]:6-7,引發中英之間長期礦權糾紛,史稱「開平礦案」[5]。
1906年3月27日,開平礦務局與北洋鐵路局訂立合同,除原有鐵路工程科(「路科」)外,學堂增設礦業工程科(「礦科」),並更名為「唐山路礦學堂」[6]。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