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弗拉基米爾·賈尼別科夫
苏联宇航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賈尼別科夫(俄語: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Джанибеков,1942年5月13日—),前蘇聯太空人,曾執行過五次太空任務。
生平
1942年5月13日生於蘇聯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南哈薩克斯坦州伊斯坎德爾村(現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塔什干州)。父親是一名消防員,母親是一名護士[1]。童年時隨家人搬至塔什干。1953年至1958年,就讀於蘇聯國家安全部塔什干蘇沃洛夫邊防部隊學校。1960年被列寧格勒國立大學物理系錄取後決定成為一名飛行員。1961年考入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葉伊斯克高等軍事飛行員學校。1965年畢業後在北高加索軍區空軍部隊服役。1970年4月在空軍組入選蘇聯太空人隊伍,開始在太空人培訓中心接受聯盟號載人飛船的飛行訓練。同年11月加入蘇聯共產黨。
1978年1月10日,和馬卡羅夫一起乘坐聯盟27號飛船到訪禮炮6號空間站。1981年3月22日,他和入選國際太空人計劃的蒙古人朱格德爾德米德·古爾拉格查乘坐聯盟39號到訪禮炮6號空間站[2]。1982年6月24日,他參加了第一次「蘇聯-法國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和工程師伊萬琴科夫以及法國人讓-盧·克雷蒂安乘坐聯盟T-6前往禮炮7號空間站執行短期考察任務[3]。
1984年7月17日,他和薩維茨卡婭、沃爾克搭乘聯盟T-12飛船,與禮炮7號空間站及聯盟T-10飛船聯合體對接。7月25日,賈尼別科夫和薩維茨卡婭共同完成了太空焊接、切割等作業。薩維茨卡婭成為第一位在太空行走的女性[4]。
1985年2月,禮炮7號空間站與地面失去聯絡。1985年6月6日,他和薩維內赫搭乘聯盟T-13號飛船升空,成功發現了禮炮7號,但是它的太陽能電池板不平行,整個空間站的電力已經耗盡。賈尼別科夫靠手動操作飛船完成了對接。之後薩維內赫利用手電筒在漆黑的空間站里完成了維修[5]。2018年電影《星空浩劫》就是以這段任務為原型改編的。8月2日,他與薩維內赫進行了一次持續5個小時的艙外活動,擴充了太陽能電池板,並首次使用了海鷹-DM宇航服。9月26日,他和格列奇科乘坐聯盟T-13號飛船返回地面[6]。
1985年被授予空軍少將軍銜。1986年離開現役太空人隊伍。1986年6月任加加林太空人培訓中心一部副部長,負責太空人訓練。1988年7月任一部部長。1997年8月退役[7]。
Remove ads
統計
- 太空行走統計
Remove ads
社會兼職
- 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第十一屆最高蘇維埃代表(1985年-1989年)
- 蘇聯-西班牙友好協會副主席(1978年-1991年)
- 俄羅斯航天博物館協會主席(2010年-)
榮譽

- 蘇聯
- 蘇聯英雄(1978年3月16日、1981年3月30日)
- 列寧勳章(1978年3月16日、1981年3月30日、1982年7月2日、1984年7月29日、1985年9月26日)
- 紅星勳章(1976年1月15日)
- 三級在蘇聯武裝力量中為祖國服務勳章
- 拜科努爾榮譽市民(1978年)[9]
- 俄羅斯聯邦
- 烏茲別克斯坦
- 蒙古
- 法國
- 法國榮譽軍團指揮官勳章(1982年)
- 國際
家庭
他原姓克雷辛(Крысин)。1964年,他與莉莉婭·穆尼羅夫娜·賈尼別科娃結婚。賈尼別科娃是中世紀金帳汗國可汗札尼別的後裔。由於她的父親沒有男性子嗣,賈尼別科夫隨了妻子的姓氏,以紀念她的祖先並延續她的血統。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