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一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一川(?—1639年10月至11月或1640年11月至12月),一說名聞人訓[1],自號掃地王,籍貫不詳,明朝崇禎年間農民起事領袖,後降明,被張獻忠所殺,清朝乾隆年間追諡烈愍[2]

快速預覽 張一川, 國家 ...

生平

起事

並無任何文獻記載張一川起事之前的履歷,而起事、投降的日子記錄也多有矛盾之處。一說根據計六奇所著的《明季北略》表示,流賊不外乎叛卒、逃卒、驛卒、響馬、饑民、難民六種。崇禎元年(1628年),陝西西安府長安縣富林村發生了一起富戶持勢欺壓事件,當地富戶錢文俊放高利貸給予駐軍,算定發放俸祿的日子,派惡僕追債,毆打欠債者,搶去錢糧。欠債的士兵們憤怒,聚集反擊,幾乎將惡僕打死。錢文俊賄賂縣官,對涉事士兵於以重罰,軍隊長官介入無效。士兵有感縣官不公,乾脆刧獄,將錢文俊一家滅族,大肆殺掠。雖然亂兵不過數百人,但大量流民依附其中,漸漸成萬人之數,眾人推有勇才之人為首領,包括高迎祥張獻忠等,張一川亦為被推舉之人,自號「掃地王」,依附張獻忠,舉農民軍山東起事[1][3]

另一說為谷應泰所著的《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崇禎四年六月一日(1631年6月29日),曹文詔陽城斬殺王嘉胤,餘黨另選出領袖王自用,黨人紛紛自取名號,張一川為其中一人,自號「掃地王」,是為三十六營農民起義軍之一[4]

Remove ads

進軍

崇禎六年(1633年),高迎祥大軍攻楚地,都督鄧祖禹固守應城,「掃地王」張一川、「混天王」張應金等將九將圍攻,被擒,農民軍勸降,鄧祖禹怒罵不屈,剖心剜肝而死[5]。崇禎七年十月十日(1634年11月30日),一說九年一月廿九日(1635年3月17日),張一川進攻長江以北地區,將兵力分成兩股,自英山霍山而出,掠過潛山太湖宿松,攻陷陳州靈寶,潛山知縣趙士彥重傷死,太湖知縣金應元、訓導扈永寧遇害。由於這些地區多山,獵戶猶多,往往身備弓弩,結寨攻殺,農民軍不敵,被山民驅逐,於是向西圍麻城,抵達漢口[6][7]。崇禎八年一月十五日(1635年3月3日),張一川一隊隨張獻忠入潁州,進攻鳳陽,鳳陽無城牆,官軍不戰而逃。燒明皇陵,焚松三十萬株,殺守陵太監六十餘人,釋放高牆罪宗百餘人,張一川全都有份。其後張一川和太平王入鳳陽府衙釋放囚犯,知府顏容暄身穿囚服假扮囚犯,被識破,於是張一川等張鼓升起公堂,將顏容暄杖殺[8]。同年率萬人攻杞縣,城牆土垣多處崩塌,杞縣知縣申佳胤招募死士死守,擊潰張一川[9]

崇禎九年正月(1636年2月),張一川、王自用舊部會合李自成等二十四營進攻徐州失敗,遂往西攻陷虞城,入河南。「一字王」劉小山、「曹操」羅汝才、「掃地王」張一川等五營軍馬由歸德迫近開封,至石家樓一月廿五日(1636年3月2日),明將祖大樂潛入歸德,分設伏兵,以少量兵數引誘農民軍來攻。誘兵在雪園遇農民軍,詐敗往歸德,農民軍中計來追,祖大樂鳴鼓舉麾,東西兩翼突出明軍,三面包抄,農民軍大敗,斬首一千四百餘級,農民軍一分為二,一往均州,一入四川[10]

降明

張一川何時降明,如何降明均語焉不詳,甚至有未降明前已被左良玉陳永福趙國柱等在郟豫所殺的說法[11]。《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表示崇禎十二年(1639年),《明季北略》表示崇禎十三年(1640年),張一川依附過天星惠登相,惠登相與張獻忠有過節,前往新寧向農民軍諸將表示:「做流寇非我本意。」農民軍諸將大譁,群起攻之,惠登相狼狽東走,決心歸入建制,於是向左良玉投降。楊嗣昌令降將張一川、李靖王隸監軍大理右評事萬元吉所屬。十月(1639年10月至11月或1640年11月至12月),張一川於梓潼迎擊張獻忠,戰敗被擒,張獻忠恨其背叛,將之凌遲。張一川死後,萬元吉將他的妻子恩卹於夷陵[12][13]

清朝乾隆年間,鑑於張一川歸入建制,迎擊農民軍,死狀慘烈,故追諡烈愍,成為極少數農民軍將領被封建政府肯定的例子[2]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