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張至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張至發(1573年—1642年),字對鵠,號憲松,山東濟南府淄川縣(今屬淄博市)人。明朝大臣、內閣首輔。
生平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山東鄉試舉人,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1],三十年授玉田知縣,三十六年調遵化知縣。後授南京禮部主事,三十八年考選,四十年改雲南道御史,管太倉銀庫,四十一年巡視西城,四十二年巡按河南,四十六年正月巡視京通二倉。時齊、楚、浙三黨方盛,張至發屬齊黨,力排東林。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巡按應天。
天啟元年(1621年)二月升大理寺右寺丞。三年十一月稱病去職。崇禎元年(1628年)起大理寺左寺丞,本年養病。五年(1632年)擔任順天府丞、光祿寺卿,遷刑部右侍郎,崇禎八年(1635年)以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內閣參預機務。歷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戶部尚書等,崇禎十年(1637年)升任首輔。時受李自成農民軍打擊,明朝已近滅亡,至發為政維持而已,無大作為,崇禎十一年(1638年)正月,因大力歌頌溫體仁「孤執、不欺」[2],被日講官吳偉業上〈劾元臣疏〉彈劾,[3]後因內閣中書黃應恩接受賄賂牽連,「回籍調理」,時人譏為「遵旨患病」[4],崇禎十四年(1641年)重啟詔用,力辭不就。次年卒於家。
Remove ads
身後
家族
曾祖張全。祖父張曰恭,封禮部主事。父張敬,丁丑進士,禮部主事。張至發有子張泰象。
參考書目
延伸閱讀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