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彗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彗翎(也稱逆向彗尾或反尾)是從彗星的彗髮投射出來的明顯的尖峰,它似乎朝向太陽,因此在幾何上與另一個彗尾相反:離子尾和塵埃尾。然而,這種現象是從地球上看到的視錯覺。彗翎是由更大的塵埃顆粒組成,它們受太陽輻射壓力的影響較小,並傾向於大致保持在彗星的軌道平面內,最終由於顆粒從彗星表面噴出的速度而沿彗星軌道形成盤狀。當地球穿過彗星的軌道平面時,是由側面看見這一盤面,並表現為特徵性的尖峰[1]。儘管盤的另一面往往會消失在塵埃的尾部,但有時仍可以看到。因此,通常只有當地球穿過彗星的軌道平面時,才能在短時間內看到彗翎[2][3]。



大多數彗星都沒有發育到足以看到彗翎的程度,但值得注意的是,確實顯示出彗翎的彗星包括1957年的阿蘭德-羅蘭彗星、1973年的柯侯德彗星[4]、1997年的海爾·波普彗星、2009年的鹿林彗星、2013年的泛星彗星、2023年的C/2022 E3 (ZTF)[5]、2024年的龐士-布魯克斯彗星[6]、2024年的C/2023 A3[7]。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註解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