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恐慌發作

惊恐发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恐慌發作panic attack,中國大陸譯驚恐發作,台灣譯恐慌發作)是迅速而強烈的焦慮恐懼發作,伴隨極度全身不適。恐慌發作的表現主要是強烈的自主神經徵狀、身心徵狀,且沒有固定的發作先兆,可在幾分鐘內達到高峰,一次發作一般持續數分鐘或十幾分鐘,也有持續時間更長的情況,其消退是逐漸的。

快速預覽 恐慌發作, 類型 ...

恐慌症[1][2](panic disorder)則是以反覆出現的恐慌發作為原發和主要臨床徵狀,並伴有持續擔心再次發作或發生嚴重後果的焦慮症

Remove ads

徵狀

  • 心跳加速、心悸
  • 呼吸困難,感覺得似乎吸不到氣
    (常見換氣過度氣喘
  • 頭痛頭暈反胃
  • 顫抖,冒冷汗
  • 感覺喉嚨有塊物阻塞
  • 胸痛
  • 身體或臉有灼熱感
  • 手指或腳指麻痺(針刺感)
  • 對週遭事物有不真實、恍如夢中的感覺(失真感)
  • 害怕自己即將發瘋或死亡

診斷

當恐慌發作,患者會感受到強烈不適,因此常求助於急診室。一個人在一生中可能出現極少次的恐慌發作,並在發作後立刻平息,但若經常反覆發作,就必須考慮是恐慌症。在精神科的診斷手冊中至少要有上列四個或更多的徵狀,而且反覆發作,並與外界環境中的刺激等因素無關,以及最少需要發作兩次以上才能確定診斷為恐慌症。

治療

恐慌症通常可以透過各種介入措施來有效控制,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3][4]。恐慌症的治療重點包括減少恐慌發作的頻率和強度,減少預期焦慮和廣場恐懼症,並實現完全緩解[5]

大多數恐慌發作會在20到30分鐘內自行緩解。然而,苯二氮䓬類藥物,特別是阿普唑侖氯硝西泮,由於起效快、耐受性好,經常被用於治療恐慌症,因此可以用來結束目前正在進行的恐慌發作[6]。此外,深呼吸技巧和放鬆技巧可以在恐慌發作時或發作後立即使用,並被發現有助於使自己平靜下來[5]。一些維持恐慌的原因包括避免引起恐慌的情況或環境、焦慮或負面的自我對話(「假設」思考)、錯誤的信念(例如,認為自己的徵狀有害或危險)以及壓抑的感情。

認知行為療法 (CBT) 的療效最為全面,持續時間也最長,其次是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SSRI)[7]。2009年的一個研究發現,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均能取得正面成果,兩者結合的效果更佳[8]。儘管現代藥物能夠短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但針對恐慌症的長期藥物治療仍在研發中。然而,有一種已被證實對長期治療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結合不同的治療方法。這些不同的治療方法包括抗抑鬱藥物和認知行為療法 (CBT)[9]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