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愛滋病追蟲者

參加一個旨在感染愛滋病毒的活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愛滋病追蟲者(英語:Bugchasing),或愛滋病充電者(英語:Charger),又稱死亡性交(英語:Fuck of Death),是指社會上,有些同性戀者,刻意向一個感染了愛滋病的同性戀者,進行非安全的性行為,旨在感染愛滋病毒[1][2][3][4]

追蟲行為屬於相對邊緣性的行為,有着潛在的重大公共健康影響。在愛滋病陽性、並在線上專門尋覓無保護性行為的男性中,有意協助他人感染愛滋病的人(被稱作「贈禮者」)佔4.6%[5]

進行追蟲行為的理由有很多。有一些追蟲者參與其中,是為了享受這種危險行為所固有的刺激和親密感,但是未必是希望感染上愛滋病毒。[1][2]有些研究者認為,這一行為可能源自「對主導的異性戀常規和其他規則的反抗」,是同性戀男性對於社會污名化和拒絕的一種防衛性反應。[2]一些人可能認為追蟲行為「極度色情」,視通過「死亡性交」感染上病毒為「終極禁忌、最極限的性行為」。[6]其他人則指出,有些人可能感到孤獨,希望獲得愛滋病人所得到的社群關照和社會服務。[2]這也曾被當作自殺行為。[3][4]

Remove ads

特點

儘管追蟲行為需要進行無保護性行為,但是無套性交亞文化的成員並不一定就是追蟲者。區別在於意圖。[7]

簡單而言,追蟲者進行無保護性行為,尋覓愛滋病患者,是因為他們希望被感染。無套性交者進行無保護性行為是因為他們更喜歡這樣的感覺,但是他們大多希望避免感染性病。儘管兩種人群的實際行為是一致的,但心理並不相同。無套性交者更像是使用非屏障法進行生育控制的異性戀伴侶,和追蟲者不同,他們並沒有特意去尋找感染了愛滋病病毒的性伴侶。

由於不少追蟲者似乎希望通過感染愛滋病毒來獲得社群和關懷,這一行為常被用來同孟喬森綜合症作比較。[8]

研究

在過去的十年中,研究者開始記錄、解釋追蟲問題,並希望尋找到解決方案。迪安·高蒂耶和克雷格·福賽斯在1999年首次就這一問題發表學術文章。他們研究了同性戀男性中不使用安全套的上升趨勢,以及無套性交亞文化的發展。他們還注意到有些無套性交者希望感染愛滋病病毒。[9]

理查德·圖克斯伯里是首位確認網上追蟲行為的研究者。[10]

克里斯汀·格勞夫和傑弗里·T·帕森斯在他們2006年的研究中,對於線上1228名追蟲者和贈禮者進行分析,並將他們分為了六個類別:[11]

  1. 堅定追蟲者(The Committed Bug Chaser),是指那些愛滋病毒檢測為陰性,並希望尋找陽性伴侶的人。這些堅定追蟲者里有指明自己性行為偏好的人中,絕大部分為受/0號(62.2%,肛交被插入方)。在所有樣本中,只有7.5%為堅定追蟲者。
  2. 機會主義追蟲者(The Opportunistic Bug Chaser),是指那些愛滋病毒檢測為陰性,並表示對自己伴侶的愛滋病毒檢驗狀況不在意的人。這些人大多不分攻守/0.5(43.6%,肛交插入和被插入均可)或者是受/0號(46.3%)。在所有樣本中,該類別佔據12.1%。
  3. 堅定贈禮者(The Committed Gift Giver),是指那些愛滋病毒檢測為陽性,並希望尋找陰性伴侶的人。在1228名樣本中,僅有5人屬於這個類別。
  4. 機會主義贈禮者(The Opportunistic Gift Giver),是指那些愛滋病毒檢測為陽性,並表示對自己伴侶的愛滋病毒檢驗狀況不在意的人。這個類別中的大部分是不分攻守/0.5(61.8%)。在總樣本中,這一人群佔到26%。
  5. 血清分類者(The Serosorter)。儘管所有樣本都在自己的用戶信息中表示自己是追蟲者或者贈禮者,但是這些人的行為和他們的自我身份認同並不一致。在樣本中有8.5%的愛滋病毒檢測陽性者表示自己偏好其他陽性者。同時12.5%的檢測陰性者表示自己偏好其他陰性者。儘管他們表示自己是追蟲者或者贈禮者,但是他們卻在尋找和自己愛滋病毒檢測結果相同的伴侶。
  6. 不明確的追蟲者或贈禮者(The Ambiguous Bug Chaser or Gift Giver),是指那些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愛滋病毒,因此無法判斷他們是否是追蟲者或者贈禮者的人。這一類佔總數的16.3%。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