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戴維·麥克米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戴维·麦克米伦
Remove ads

戴維·威廉·克羅斯·麥克米倫(英語:David William Cross MacMillanFRS FRSE,1968年3月16日[1]),蘇格蘭美籍化學家,普林斯頓大學詹姆斯·史密斯·麥克唐納傑出化學大學教授,2010年至2015年任普林斯頓大學化學系主任[2][3]。2021年,與本亞明·利斯特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表彰他們開發出有機不對稱催化[4]

快速預覽 出生, 國籍 ...
Remove ads

生平

1968年,麥克米倫在蘇格蘭貝爾斯希爾出生。獲格拉斯哥大學理學士學位之後,留校與厄尼·科爾文(Ernie Colvin)共事[5][6]。1990年,他離開英國,前往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攻讀博士,師從拉里·E·奧弗曼英語Larry E. Overman,針對雙環四氫呋喃的立體控制形成開發新的反應方法,最終完整合成7-(-)-脫乙酰氧基白蛋白(7-(−)-deacetoxyalcyonin)醋酸鹽,為單胞菌素二萜,通過軟珊瑚白柳珊瑚英語Eunicella strictaEunicella stricta)分離得出[7]。1996年,他憑藉該項畢業研究獲得哲學博士學位[6]

博士畢業後,麥克米倫獲得哈佛大學戴維·埃文斯榮譽教席,開展以對映體選擇性催化為中心的博士後研究,重點設計開發Sn (II)帶動的雙惡唑啉英語Bisoxazoline ligand合成體(Sn(II)box)。1998年7月,麥克米倫以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化學系研究員身份展開獨立研究,2000年6月加入加州理工學院化學系,與團隊集中研究對映體選擇性催化的新辦法。2004年,獲任命為化學系厄爾·C·安東尼英語Earle C. Anthony榮譽教席。2006年9月,以個人原因改往普林斯頓大學[6]

麥克米倫的研究團隊在非對稱有機催化領域取得多項重大突破,這些成果被他們用來開發合成一批覆雜天然產品的新方法[6][8]

2010年至2014年,麥克米倫任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旗艦級普通化學期刊《化學科學總編輯[6]

Remove ads

榮譽與獎項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