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揚·馬薩里克

捷克外交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扬·马萨里克
Remove ads

揚·馬薩里克捷克語Jan Masaryk,1886年9月14日—1948年3月10日),男,布拉格人,捷克斯洛伐克外交官政治家無黨派人士。捷首任總統托馬斯·馬薩里克的兒子。

快速預覽 揚·馬薩里克 Jan Masaryk, 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長 ...

生平

1886年生。父親是托馬斯·馬薩里克。早年在語法學校讀書,後來在美國留學與工作。1913年回國,在加利西亞的奧匈帝國軍隊服役[1]。1925年被派往捷克駐英使館。1937年父親去世。1938年,慕尼黑協定將捷克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他表示抗議,放棄了職務,短暫逃亡美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揚·馬薩里克在BBC向捷克人民發表了一系列抵抗演說[2]。1940年在倫敦加入了捷克總統愛德華·貝奈斯組織的流亡政府,擔任外交部長。

1941年7月18日,揚·馬薩里克代表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流亡政府,在倫敦與蘇聯駐英全權代表伊萬·麥斯基簽訂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協定》(蘇捷協定)[3]

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發生政變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在蘇聯紅軍的支持下開始執政。揚·馬薩里克在新政府中仍然出任外交部長,是僅有的2名無黨派人士之一(另一位是國防部長斯沃博達)[4]

1948年3月10日,人們在揚·馬薩里克的住宅窗下發現了他的屍體。他只穿着睡衣,平躺在切寧宮公務員住宅浴室窗戶下的地面上[5]

Remove ads

死因成謎

Thumb
切寧宮馬薩里克的墜落地點,如今擺放着紀念的鮮花

揚·馬薩里克的死訊公布後,官方的說法是自殺(可能是內心崩潰,以及無力應付自己的問題)[6]。這種說法自然遭到了一些人士的質疑。他們認為馬薩里克是被蘇聯內務部警察謀殺的。導火索可能是馬薩里克支持加入馬歇爾計劃,反對蘇聯對捷克的控制[7]。因此又稱此案是第三次布拉格拋窗事件

1968年布拉格之春後,官方對其死因進行了第二次調查,最終結論是「意外事故」,但不排除謀殺的可能[8]。1989年天鵝絨革命後,過渡政府又進行了第三次調查,這一次則認為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案。一位俄羅斯記者證實了這一結果,他母親知道這件事是蘇聯情報人員幹的[9]。2006年,叛逃美國的前羅馬尼亞秘密警察揚·米哈伊·帕切帕披露,羅共領導人尼古拉·齊奧塞斯庫曾經告訴過他克里姆林宮的領導人暗殺計劃,其中就有揚·馬薩里克的名字[10]

由於以上均是間接證據,因此揚·馬薩里克死亡事件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謎。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