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揚州 (九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揚州,是中國漢族傳統地域(九州)之一[參1][參2],也是「十二州」之一。漢代以後,成為實際行政區。管轄今江蘇安徽南部,浙江福建江西廣東上海全境及廣西部分地區。

先秦起源

相傳大禹治水後,分天下九州,揚州即其中之一。雖然先秦時代關於九州有多種版本,但揚州在這些版本中都是九州之一:

《禹貢》寫道:「淮海揚州。」按孔安國《尚書傳》的解釋,這個「揚州」的範圍是「北據淮,南距海」。「惟」在現代漢語中的意思為「是」;「淮」即淮水,今淮河;「海」即大海,按《正義》應指今南中國海。據酈道元所著《水經注·淮水》記載:「淮水左徑泗水國(今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南,故東海郡也......又東至廣陵淮浦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入於海......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為游水......游水東北入海,舊吳之燕岱,常泛巨海,憚其濤險,更沿泝是瀆,由是出。《地理志》曰:游水自淮浦北入海......」,則明確的指出古代淮河向東流入洪澤湖並經由現在的宿遷市、淮安市一帶徑向東北部今連雲港市的方向注入大海,意即古時的淮河入海口在北面的黃海而非今日這般沿長江口入南面的東海,同時亦清晰的勾勒出了古徐州和古揚州之間的天然分界限,故此「淮海惟揚州」的意思即為「揚州是北抵淮水、南達南海的一個州」。由此,《禹貢》把「揚州」的範圍限定為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廣大地域,即大約為今江蘇安徽淮河以南部分,以及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全境,再加上湖北河南、廣西的一部分。今天的揚州市也在這個範圍內。

  • 爾雅·釋地》中的「揚州」

《爾雅·釋地篇第九》寫道:「江南揚州。按東晉郭璞的《爾雅注》,這個「揚州」的範圍是:「自江南至海」。宋代邢昺的《爾雅疏》則說:「此雲江南者,舉遠大而言也。」。即是說長江以南到南海岸邊也是揚州地域,則今天的揚州市並不在這個範圍內。

《周禮·夏官司馬篇第四·職方氏》寫道:「東南曰揚州。」即整個中國的東南地區都屬於揚州,後來的《呂氏春秋·有始覽·有始》寫道:「東南為揚州。」與《周禮》的說法大同小異。

戰國時代的秦、楚兩國已經存在揚州的概念[參3][參4]

Remove ads

名稱

至於「揚州」因何得名,有多種說法。潘寶明認為大體有四說[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1009002041/http://www.yztour.com.cn/scchina/showwz.asp?wztype=118&id=112%5D%EF%BC%9A

  1. 有關。《春秋元命苞》云:「厥土下濕而多生楊柳,以為名」。沈括夢溪筆談》云:「揚州宜荊州宜荊」。在這種說法中,揚州常被寫成楊州
  2. 有關。《釋名》云:「揚州州界多水,水波揚也。」《詩經》釋文曰:「揚,如字,激揚也」。
  3. 與地氣人性有關。《爾雅注》云:「江南其氣躁勁,厥性輕揚,故曰楊。楊,揚也。」
  4. 「揚」由「」來。《周禮正義》云:「此州地苞百越,揚、越聲轉,義亦同,揚州當因揚越得名,猶荊州之與荊楚義亦相因矣」。

在589年隋朝陳朝、統一九州以前,「揚州」常作「楊州」,或古書「揚楊錯出」,揚、楊兩者常常混用。

Remove ads

地理范圍

更多資訊 《禹貢》揚州地域, 漢代區劃 ...

備註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