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拉麥隕石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麦陨石坑
Remove ads

拉麥隕坑拉丁文「Lamèch」)是月球正面高加索山脈東北部一座較大的撞擊坑。以法國氣象學家和月面學費利克斯·尚拉·拉梅克英語Félix Chemla Lamèch(Félix Chemla Lamèch)之名命名,1935年該名稱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准認定。

快速預覽 拉麥隕石坑, 坐標 ...

描述

Thumb
拉麥隕石坑及周邊地形圖,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

拉麥隕坑四周:東北部有歐多克索斯環形山、南面臨近亞歷山大環形山;西南偏南是卡利普斯隕石坑、西南則是卡西尼環形山;拉麥隕坑西面毗鄰雨海,西北坐落着阿爾卑斯山脈;東面和東南方分別是死湖夢湖;南面是澄海[1]。其月面坐標為北緯42.79°、東經13.15,直徑12.4公里[2],深度1.46公里[3]

該隕坑外形呈碗狀,側壁較周圍月表高約490米[4],坑底面積不大,其中心距內側斜坡約為隕坑直徑的四分之一,隕坑尚無明顯侵蝕現象,但內部缺少其他令人感興的特徵。隕坑的形態特徵符合「BIO 型」(該類隕坑的典型代表-畢奧隕坑的稱謂)月坑。

隕坑的西面有一座有趣的「L」形山峰,其非正式的名稱為「厄爾布魯士峰」(Elbrus)。

月球隕坑的分類

1978年查克·伍德(Chuck Wood)和雷夫·安德森(Leif Andersson)對月球正面隕石坑進行了分類[5]

更多資訊 類型, 代表 ...

直徑200公里以上且無中央峰的撞擊坑經常被非正式地稱為盆地;大小類似月海,但內部沒被暗黑的熔岩充填(或僅少量)的大型撞擊坑有時被稱為「Thalassoids」(平坦而低洼的表面)。

Remove ads

另請參閱

備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