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挪威王國 (872年-1397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挪威王權領(古諾斯語:*Noregsveldi,書面挪威語:Norgesveldet,新挪威語:Noregsveldet)或稱古挪威王國,指的是13世紀權力達到巔峰的挪威王國,王國此前經歷了漫長的內戰時代(約至1240年)。這一王國是一個鬆散統一的國家,領土包括今挪威本土、瑞典的耶姆特蘭、海里耶達倫、蘭里克(今布胡斯倫)及伊德雷與塞爾納,同時包括由挪威人航海者定居並最終納入王國「納稅領地」的海外屬地。在北方,挪威也與大量位於大陸的納稅領地接壤。挪威的擴張主義自872年建國起便已開始,其國力巔峰出現在1240年到1319年之間。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5年5月16日) |
在內戰時期(1130–1240)之前的擴張巔峰階段,西居爾一世於1107至1110年發動了挪威十字軍。挪軍在里斯本和巴利阿里群島取得勝利,並在西頓圍城戰中與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一世及威尼斯總督奧爾德拉福·法列羅並肩作戰,最終擴大了耶路撒冷王國的疆域。[2] 萊夫·埃里克松,一位具有挪威血統的冰島人、挪王奧拉夫一世的「侍從」(hirdman),在哥倫布航行500年前便已到達美洲。[3] 不來梅的亞當在1076年的《漢堡主教教會史》(Gesta Hammaburgensis ecclesiae pontificum)中記載了這些新發現的土地,他曾聽丹麥國王斯文一世講述,但沒有其他史料顯示這些知識傳播到不來梅以外的歐洲地區。
挪威王國是歐洲繼英格蘭之後第二個施行統一全國法典的國家,該法典名為《馬格努斯·拉加博特的國家法》(1274年),適用於全境。
世俗權力在國王哈康四世於1263年去世時達到了頂峰。此時期的一個重要特徵是1152年設立的尼達洛斯總教區的教會至上地位。沒有確切史料可證明耶姆特蘭何時歸屬烏普薩拉大主教轄區。烏普薩拉的建立晚於尼達羅斯,是繼隆德和尼達羅斯之後斯堪的納維亞的第三個總教區。教會在卡爾馬聯盟前後參與了旨在使瑞典在耶姆特蘭佔據主導地位的政治進程。該地區曾是瑞典王國的邊緣地帶,可能與特倫德拉格、霍洛加蘭等地存在某種聯盟關係。
統一王國的建立由哈拉爾一世於9世紀發起。他統一挪威諸侯國的努力,奠定了挪威第一個中央政權的基礎。但不久之後國家再次分裂,直到11世紀上半葉再次整合為統一體。自哈拉爾一世以來,挪威始終為君主制國家,歷經多個時代沿襲至今。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