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敵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敵烈時期分布於蒙古高原東北部(今蒙古國東方省及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地區克魯倫河下游的游牧部族,另有迪烈敵烈得等譯名,分為八部。常與烏古並稱。

遼太祖征服烏古部後,敵烈部於天顯五年(930年)降遼,此後叛服不定。遼聖宗統和十二年(994年),命蕭綽蕭撻凜經略之,統和二十二年(1004年),遼廷在敵烈諸部建立鎮州防州維州三城以鎮脅敵烈諸部,並西捍阻卜。此後,敵烈部方才真正臣服遼朝。

遼道宗咸雍四年(1068年),置烏古敵烈部都統軍司。壽昌二年(1096年),又將敵烈、烏古遷於烏納水。金朝滅亡遼朝後,耶律大石率餘眾西遷中亞,敵烈亦有一部分隨其西遷,餘部降金。金朝後將敵烈同烏古部東遷至龐葛城(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其後敵烈之名不見於史書。[1]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