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莊楊貢之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莊楊貢之亂
Remove ads

新莊楊貢之亂戴潮春事件新莊楊貢、桃園楊德源起兵響應戴潮春的起事行動,同治元年(1862年)農曆三月淡水同知秋曰覲大墩烏日莊之役中陣亡,導致台灣北部爭相作亂,楊貢和楊德源遂於四月率部攻進艋舺縣丞署,最後楊德源被殺害,楊貢也被時任新莊縣丞郭志緯斬殺。[1][2]

快速預覽 新莊楊貢之亂, 日期 ...

背景

咸豐十一年(1861年)辛酉冬,戴潮春事件領導人戴潮春開始結會倡亂[3]台灣道孔昭慈奉檄時任淡水同知秋曰覲帥師征討戴朝春,此為大墩烏日莊之役之始[3]。但秋曰覲在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於戰役中陣亡[2],導致台灣北部開始處於動亂之中[1]

交戰過程

葉春誘殺楊德源

同治元年(1862年)農曆四月[2],新莊楊貢,桃園楊德源起兵響應。楊德源原本擔任桃澗堡總理一職,因種種原因而被革職,他便成群結黨,搜刮富戶財產。枋橋(今新北市板橋區)富商、林本源家族成員林維讓林維源兄弟對此非常擔憂,便與親戚林國芳的門客葉春討論如何征討楊德源。葉春將自己想出的計謀告知桃園的仕紳、耆老,允許讓楊德源再度擔任總理,還請艋舺縣丞郭志緯授予其木戳。楊德源十分開心,舉辦盛大的酒會慶祝,葉春命令狀士趁夜殺掉他,將其頭顱懸掛在枋橋城的西門之上[4]

郭志緯斬殺楊貢

另一方面,楊貢率眾攻入艋舺縣丞署,但被郭志緯所捕獲,將其斬殺[1][5][3],此戰役落幕。當時,鹿港聯莊戰役正進行中,但戴軍軍隊見到衝西坪至泉州街一帶的鄉勇,心生畏懼,又聽聞楊貢被殺的消息,便開始收兵撤退[5]

後續影響

Thumb
新莊武聖廟正面照

事件平定後,郭志緯因感念新莊武聖廟神靈庇佑,使地方肅靖[1],於是在同治元年(1862年)發起重修武聖廟[6],並由紳士高國瑞等人進行重修工程[1],於同治七年 ( 1868年 ) 竣工[6],並於後殿迴廊兩端豎立「重興武廟牌記」、「武廟置產功德牌記」兩塊木碑,以茲紀念[6]

Thumb
重興武廟牌記
Thumb
武廟置產功德牌記

重興武廟碑記

Remove ads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