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施寄青

臺灣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施寄青(1947年1月3日—2015年1月13日),籍貫陝西省西安市,生於山東青島,3歲隨父母遷居臺灣。是教師、著名作家女權運動人士,去世前居住臺灣苗栗縣南庄臺北市晚晴婦女協會創辦人。

快速預覽 施寄青, 性別 ...
Remove ads

生平歷略

北一女中初中部(今新北市新店區五峰國中)、省立臺北商業學校(今日臺北商業大學)、政大中文系畢業。

曾任建中的國文教師,並曾任臺北市晚晴婦女協會理事長、婦女新知基金會顧問、董事。

施寄青也精通英文,曾譯有《印度之旅》、《南與北》、《李·艾科卡反敗為勝》、《紫色姐妹花》等。早期著作與譯著主題以女權運動性別平等主義為主,晚期創作方向則轉往宗教占卜方面。

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施寄青與吳月珍參選第九任總統、副總統,申請為被連署人但連署不足,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不准其登記、也駁回其訴願,向行政院提起再訴願也駁回,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也駁回,向司法院大法官聲請釋憲;最後司法院大法官作成司法院釋字第468號解釋,《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等法規就連署及保證金之規定不違憲。[1]

2015年1月13日,因心肌梗塞於家中過世,享壽68歲[2][3]

Remove ads

作品節選

著作

個人生活

家庭

  • 滯留在臺灣的施氏母親帶其因生計問題改嫁,同時因父親為投降將領,故無法獲得相關禮遇;又因某些原因,施寄青與弟妹少時生活艱困,與妹妹曾在孤兒院生活過一段時間。
  • 施寄青3歲離開親生父親,歷經海峽兩岸對峙時期,隨着兩岸情勢緩和,故於1989年7月回到陝西西安探視父親。此期間,她參加了西安市作家協會、西安市婦女聯合會,為中國作家與婦女權益發聲。1999年7月,她再次回到西安探視病重的父親。
  • 1988年,曾因丈夫外遇離婚,故創立臺北市晚晴婦女協會,為離婚與外遇受害者發聲,育有段奕倫、段奕德兩子。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