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北朝年號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北朝年號列表
Remove ads

日本自第三十六代孝德天皇即位並建元大化起開始使用年號(日語:年号ねんごう Nengō元号げんごう Gengō)為其紀年方式,並在文武天皇於701年5月3日(大寶元年三月二十一日)再度恢復使用年號後,一直持續使用年號至今[1]光嚴天皇為日本南北朝時代中由持明院統系擔任天皇北朝的首任天皇,受鎌倉幕府擁立[2]。他在1332年5月23日(元弘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改元正慶,惟在1333年7月7日(正慶二年/元弘三年五月二十五日)被後醍醐天皇廢位[3][4]。光嚴天皇之弟光明天皇在後醍醐天皇的建武新政失敗後受足利氏擁立繼位為北朝天皇[5],並在1338年10月11日(建武五年/延元三年八月二十八日)改元曆應[6]。直至1392年11月12日(明德三年/元中九年閏十月初五日)《明德和約》締結後,南朝「元中」年號遭廢止,日本才終結了兩個年號並立的局面[7]

Thumb
光嚴天皇日本北朝首任天皇,改元正慶

日本的年號常取中國古籍中的辭句為典故,而改元的原因除天皇即位外,多數出於迷信及牽強附會。因天皇即位而進行的改元通常在天皇即位翌年進行,但有時候也會因為亂世而不在天皇即位翌年改元。日本自醍醐天皇起開始因「辛酉革命」的緣故在辛酉年進行改元(當時為901年,由昌泰四年改元延喜),並自村上天皇起開始因「甲子革令」的緣故在甲子年進行改元(當時為964年,改元康保)。日本自醍醐天皇起也會因災禍等不祥之事而改元(當時為923年,改元延長)。[8]

以下列表僅收錄北朝啓用的日本年號。以下列表中,各年號的使用期與典故主要出自小學館出版的《日本大百科全書》,而每個年號的典故都分別附上維基文庫的文本連結供參考。

Remove ads

列表

更多資訊 年號, 使用期 (西曆年月日) ...
Remove ads

註釋

  1. 後醍醐天皇於1334年3月5日(元弘四年正月二十九日)改元建武,後於1336年4月11日(建武三年二月二十九日)再改元延元,惟北朝未有跟隨,並在1338年10月11日(建武五年/延元三年八月二十八日)另行改元曆應。[6]
  2. 《日本大百科全書》作「代記」。[13]
  3. 見於《漢書·宣帝紀》。[16]
  4. 見於《漢書·師丹傳》。[17]
  5. 《日本大百科全書》作「作治康凱安之舞」。[29]
  6. 《史記正義》實際文本未見此句。[30]
  7. 《日本大百科全書》作「歌」。[37]
  8. 《舊唐書》實際文本未見此句。[40]
  9. 古文《孝經》作「誼」。[46]
  10. 今文《孝經》作「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47]
  11. 「病事」指1388年(嘉慶二年)近衛兼嗣日語近衛兼嗣二條良基兩任攝關相繼去世一事。[51]
  12. 後龜山天皇於1392年11月12日(明德三年/元中九年閏十月初五日)退位,並將三神器讓予後小松天皇,南北朝統一。[7]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參考書籍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