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國寶城郭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本国宝城郭列表
Remove ads

日本國寶城郭列表記錄所有現存登記為國寶城郭。獲國寶認定的現存城樓建築共有19棟,分別登記在9件國寶名稱下,屬於5座不同的城堡。這些城堡始建於17世紀,原本用於日本各地軍事領主居住和辦公,兼有軍事、起居和政治功用。明治維新後,大部分城堡被廢棄,直到20世紀,政府重新對這些建築加以保護和修繕。日本政府將這些建築登記為日本國寶,其中更有部分得以收入世界遺產名錄。如今這些建築都已被開放,成為當地的熱門旅遊景點之一。

Thumb
姬路城是日本參觀人數最多的城堡,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遺產[1]

日本城堡歷史

15世紀中葉至17世紀初的日本戰國時代,稱為大名的強大的軍事領主,如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等,紛紛力圖以武力統一日本[2]。割據勢力的存在使得軍事衝突持續不斷。出於戰爭需要,各領主建造了許多防禦工事和城堡。現存日本城堡的建築多為安土桃山時代和早期江戶時代風格[2]

從1576年到1579年,大名織田信長建造了安土城,由此開啟了日本城堡建造的新時代[3]。從平安室町時代早期的日本城堡都只是建在山頂用於軍事的木製據點,風格樸素[4];而安土城之後的城堡多以其為範本,具有高大的建築和美觀的裝飾[5][6]。安土城的出現標誌着日本城堡在功能上的轉變,從原本僅僅是堡壘或軍事要塞變成一個地區的政治象徵以及文化和經濟中心[7]。新風格的城堡從此成為大名及其家人和家臣們的居所。由於建造這樣一座奢華的建築花費巨大,安土城風格的城堡也起到了突出大名的權力和威望的作用[2][8]

這些新式城堡以木頭和灰泥建造於石質地基之上。一般來說,主樓或稱天守閣位於城堡的最高點,周圍是一系列相互連接的外郭,包括有小天守閣、櫓[a]和渡櫓[b]等形成城郭[12]

在1596年至1615年期間日本各地陸續建造了大約100座城堡[6]。城堡修建的鼎盛時期出現在1600年到1615年間[13]。1600年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打敗了豐臣氏,豐臣氏剩餘的部隊最終在1615年的大阪之役中被消滅,從而開啟了江戶幕府時代[2][14]。江戶幕府頒佈了《一國一城令》,僅允許大名們在各令制國內保留一座自己居住的城堡,其餘的全都拆除[15][16],並在1620年完全禁止新城的建造[17]。到了19世紀末的明治維新時代,絕大部分城堡已經處於被廢棄的狀態。一些城堡被視為上一個時代統治精英的象徵,被拆除後作為木材和鐵件出售[18]。部分城堡則被大火、地震或颱風摧毀[10]。只有十二座城堡仍舊保有被認為是原始設計的天守(現存天守[5]

Remove ads

日本國寶城樓

自1897年開始,日本一直使用「國寶」一詞來表示文化財產[19]。這一術語的定義和標準自問世以來已經有所變化。當前這些城堡建築符合目前的定義,並在1951年6月9日《文化財產保護法》實施時被指定為國寶。這些文物是由文部科學省根據其「具有特別高的歷史或藝術價值」所選定的[20][21]。這其中,姬路城整體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1]

特點

Thumb
松本城
松本城
姬路城
姬路城
彥根城
彥根城
松江城
松江城
犬山城
犬山城
日本國寶城堡的分佈地圖
快速預覽

這份名單列出了文部科學省認定的9件國寶建築物,分別來自從安土桃山時代晚期到江戶時代早期建造的5座城堡。然而,國寶城樓的數量實際上更多,在文部科學省文化廳網站上,多棟城樓建築被合併成一件國寶[註 1][註 2]。名單列出的建築包括主城(天守)、瞭望塔(櫓)和連接走廊(渡櫓)[21]

現有的19棟日本國寶城樓建築分佈在5座城堡中:姬路城有8棟[22]松本城有5棟國寶建築,彥根城松江城分別有3棟和2棟。通常來說,城堡被依照其所在地的地形分成三類:依山而建的「山城」;在平原興建的「平城」,例如松本城;在平原山丘上修築的「平山城」,如姬路城、犬山城和松江城等[23][c]。城堡的天守以兩種方式來建造。在「望樓型」風格中,天守的頂部是由一種稱為「望樓」的瞭望塔式建築組成。這種望樓建築在一階或多階高大的入母屋頂上[25][26],望樓與下面的入母屋造在結構上相互獨立[27]。彥根城、姬路城、犬山城和松江城都是這種風格的代表。以松本城為代表的「層塔型層塔型[27]建造在正方形的石頭基座上[28],每一層在保持幾乎相同的形狀下都比下面一層略小[29],各層之間以柱子貫通支撐[27]

只有在極少數的情況下,主樓(天守閣)才能獨立於其他結構(稱為「獨立式」[27])。一般來說,天守會通過「渡櫓」(稱為「連結式」[27])或者直接(稱為「複合式」[27])與作為入口的「櫓」[d]或者小天守相連[31][32]。松本城則是同時擁有兩種形式的複合連結式,北面經渡櫓與乾小天守相接,東面經辰巳附櫓與月見櫓相接[33]。姬路城的大天守與三座小天守經四棟渡櫓連接起來組成一個庭院[29][34],這種入口位於中庭的樣式則稱為「連立式」[27]。一座典型的天守從外觀看有三到七層,但它的內部結構特別是地上層數可能與外觀不同[35]。姬路城、犬山城[36]、松江城[37]和松本城[38]的大天守內部比從外面看到的要多一層。

用法

表的列(圖像除外)可以按箭頭符號進行排序。下面概述了表中包含的內容以及排序方式。

  • 名稱:在日本國家文化財產數據庫中登記的建築物名稱[21][註 1][註 2]
  • 城堡:建築物所在城堡的名稱
  • 結構:建築結構、類型和一般註釋,包括層數/重數(室外)和階數(室內);本列按結構類型(天守、櫓、渡櫓)排序
  • 日期:施工期和年份;本列按年份排序。如果只知道一個時期,他們按照那個時期的開始年份進行排序。
  • 位置:「縣名市名」和建築的地理坐標;本列以縣名、市名進行排序。
  • 圖片:建築的圖片;如果圖片顯示多個建築,則該項對應的建築由藍色矩形表示。

國寶名錄

更多資訊 名稱, 城堡 ...
Remove ads

參見

註釋

Loading content...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參考書目

Loading content...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