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航空115號班機事故
航空事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本航空115號班機事故(JAL115,日語:日本航空115便しりもち事故,Nihonkōkū 115-bin shiri mochi jiko)或稱日本航空115號接觸事故,為1978年6月2日,由東京羽田飛往大阪伊丹的日本航空115號波音747-146SR(巨型噴氣式客機,註冊編號JA8119)在大阪府豐中市螢池西町的大阪伊丹國際機場着陸時,由於飛行員操作失誤,導致角度過大引起的機尾擦地事故。
概要
本次事故雖然沒有出現死者,但是由於降落時的碰撞導致25人受傷。這起事故被認為是導致了之後在1985年8月12日發生的世界民航史上單機死亡人數最多的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的原因,由於不良着陸導致機尾壓力壁破損,營運方日本航空修理不當,導致金屬疲勞在經過修理的機尾壓力壁處產生。在上萬次的起降過程中,機艙內壓力不斷地變化,導致由金屬疲勞產生的縫隙越來越大,最終致使垂直尾翼脫落。
涉事航機
包括本次事故在內,涉事航機一共發生過3次事故。
事故後的經過
該次事故中機尾受損後,日本航空沒有妥善修補。在替換損傷的壓力壁面板時,應當使用一整塊接合板連接兩塊需要連接的面板,並在上面使用三排鉚釘固定,但維修人員使用了兩塊不連續的接合板,一塊上面有一排鉚釘,另一塊上面有兩排。這使得接合點附近金屬蒙皮所承受的應力明顯增加,對金屬疲勞的抵抗力下降了70%之多。在維修後幾年的飛航過程中,因客艙內部的多次加壓和減壓,此處的金屬疲勞不斷累積,最終導致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的發生。

相關條目
- 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後續事件)
- 中華航空611號班機空難
- 波音
- 日本航空
腳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