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航空2號班機事故
航空事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本航空2號班機是一班由東京經三藩市飛往紐約的定期航班。1968年11月22日當天,日航2號班機由一架嶄新的道格拉斯DC-8(名為「志賀號」,以位於長野縣的志賀山命名)執飛,當值機長為麻生孝平(音譯,日文原文為麻生こうへい,漢字不詳)。[1]由於三藩市當地的濃霧等狀況,麻生誤將飛機降落在三藩市灣的淺水中,離跑道一端2.5英里。[2][3]事故中無人受傷。
Remove ads
經過
日航002號班機事發當天載有96名乘客和11名機組人員,其中包括40名日本人。當天三藩市機場的能見度僅1.5公里,飛機於三藩市時間上午9時22分準備降落,但錯誤地降落在三藩市灣。乘客全數乘救生筏逃生,飛機沉入水下10英尺,但受損情況並不嚴重,事發後55小時即被拖出,[4]並被拖船運至機場。[5]聯合航空耗資四百萬美元在三藩市機場的維修基地對這架日航客機進行了維修。[6]飛機也於1969年3月31日重新投入服務。[4]時年46歲的麻生機長在二戰期間曾任日本海軍的飛行教員,事發時也已在日航工作15年,累計飛行時間達9800小時。[3]
調查與辯解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對此事故的調查顯示,機長對自動駕駛系統和飛行指揮儀的不熟悉導致其未能正確實施儀錶進近。然而,肇事機長麻生孝平在被NTSB問及降落時為何錯降水上的問題時作出的解釋是「用你們美國人的話來說,我搞砸了。」[1][7]傑瑞·B·哈維在其1988年出版的《阿比林悖論》一書中將這種直接承認錯誤而非提出諸多原因辯解的方式稱為「麻生之辯」(英語:Asoh defense),這一說法後來也被一些管理學家採納。[8]
事後

JA8032事後繼續在日航服役,名稱改為「日高號」,曾於1974年2月執行拉裕事件主犯的押送任務,同年9月29日執行日本與中國間的首個定期航班(東京-大阪-上海-北京)。[9]該機從日航退役後於1983年售予冰島ABC航空(註冊編號TF-BBF),之後又轉予尼日利亞奧卡達航空(編號5N-AON),最終改為一架貨機,編號為N808AX,直至其退役。[1]肇事機長麻生孝平被降級為副機師,繼續在日航工作飛行貨機至退休。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