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王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王家是朝鮮日治時期對前大韓帝國皇室的稱號。在日韓合併後,李王家、連同其次的李公家成員,合稱王公族,享有次於日本皇室成員、高於華族的待遇,二戰後因日本制憲隨之失去貴族身分。
概要

在日韓合併以前,原本日本擬定在併合後將大韓帝國的皇帝改稱為「大公」,之後為顧及韓國國民的感情,最後決定用「李王」稱呼之。[1]
明治四十三年、隆熙四年(1910年),日韓合併條約正式簽訂,其中第三條規定日本「仍保留韓國皇帝陛下、太皇帝陛下、皇太子殿下並其后妃及後裔相應地位榮譽敬稱」,每年支付一定津貼。大韓帝國皇室成員成為王公族,稱謂也因此改動,如皇帝改為王、皇后改為王妃、太上皇改為太王、太子改為世子、王改為公、王妃改為公妃等,敬稱都是「殿下」。[2]
李王家中除李王、李公之外,正式擁有身分的王室成員稱為「王族」、「公族」,只有部分前韓國皇室後裔被承認為王公族;和日本皇室相仿,王公族的戶籍和一般國民的戶籍各為獨立的系統[3]。如李堈公所有子女都是庶出,只有其夫人李堈公妃金氏以及兩子李鍵、李鍝擁有公族身分與待遇。[4]為了擁有戶籍,李堈的一些其他子女便出繼到李埼鎔子爵等人的名下,讓他們以朝鮮貴族養子女名義接受教育;[5]其他子女,由於他們的生母不是王公族,便只能隨生母戶籍、李堈也不能登記為他們的父親,成為私生子女[6]。一直到大正十五年(1926年)12月1日,《王公家軌範》的訂定才具體將王公族的待遇制度化。[7]
Remove ads
李王家
李公家
韓國皇室中有兩家族在日韓併合後受賜華族身份,稱作「李公家」。
註釋
來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