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學是一種2019年起流行於中國網絡的惡搞文化。網民對綜藝節目《中餐廳3》裏演員黃曉明強硬無理的管理方式不滿,故而總結黃曉明的節目言論,加以調侃[1]。明學主要用語「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還成為了《咬文嚼字》雜誌評定的2019年十大流行語[2]

起源

2019年7月26日,湖南衛視開始播放合伙人經營體驗類綜藝《中餐廳》的第三季。本季錄製於意大利西西里島。有藝人黃曉明秦海璐王俊凱楊紫大廚林述巍等人參與,由黃曉明擔任店長。隨着節目的播出,店長黃曉明暴露出獨斷專行,聽不見別人意見等缺點。引發了網民的不滿,在網絡上展開對黃曉明的調侃,將黃曉明言論命名為「明言明語」、「明學」[2][3],另外,2008年黃曉明的「鬧太套」事件(指黃曉明演唱奧運英文歌曲對歌詞「not at all」發音不標準,聽起來就像中文「鬧太套」)以及黃曉明在《中餐廳》第一季就喜歡亂出主意等事件也被重新提起[4][5]

主要事件

  • 主廚林述巍在廚房不停歇地做菜,黃曉明仍指責林述巍做菜慢[6]
  • 黃曉明不顧店內有限的經費,用買新冰箱的方式來解決食材儲存的問題[7]
  • 主廚林述巍認為設置單人套餐容易亂,設置雙人套餐更合適,但黃曉明堅持設置單人套餐[5]
  • 主廚林述巍為了顧及到菜的口味,一次性不備太多菜,而黃曉明還是粗暴要求林述巍多備菜[5]
  • 節目組不提供經費,黃曉明就讓團隊成員以物換菜,價錢還要低於實際價[5]

主要用語

  •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 「這是你的問題,你必須要解決」
  • 「這個問題不需要商量,都聽我的」
  • 「聽我的,我說了算」[1][2]

影響

  • 黃曉明本人被評價成「中年王子病」、「神煩」[7],還被取了「綠大暗」(分別對應黃曉明三個字)的外號[5]
  • 《中餐廳》第三季因此討論度上升,打破各項收視紀錄,但口碑下降[3]。有網民懷疑黃曉明爭議言論是由於節目組刻意剪輯導致,但《中餐廳3》總導演王恬在採訪時否認[7]

流行文化里的明學

  • 澳大利亞街頭的「愛國護港」活動中,有人舉起了「我不要你覺得, 我要我覺得,香港就是中國的,都聽我的!」的牌子[5]
  • 2020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小品《機場姐妹花》,黃曉明再現了「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的台詞[8]
  • 有媒體編輯套用「明言明語」來擬定新聞標題,如北京青年報《乾隆皇帝:畫畫,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科技日報《你覺得疼不算數 我覺得疼才算數》、中國新聞網《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特朗普堅稱颶風將襲這個州》[9][10][11]
  • 央視主播康輝在《主播說聯播》裏評論中美貿易摩擦里的美國政府是「霸道總裁」的做派,「我不要你覺得好,我要我覺得好」[12]

評價

黃曉明:「沒關係,娛樂嘛,我們做的就是娛樂行業,大家要覺得開心,玩一玩挺好的」,「好多朋友還轉給我類似的段子,大家開心就好。」[2]

澎湃評論員:「油膩不油膩,與外表沒有直接關係。黃曉明們被吐糟,根源還在於他們對他人缺乏尊重,對自我缺乏認知[13]。」

參考資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