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明朝丞相
明朝官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明朝丞相,為明朝初期至洪武十三年(1380年)期間的行政中樞首腦、明朝中書省的最高級長官,負責統領六部。正一品。
明初沿襲元朝制度,設立中書省,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國,其中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吳元年,改右相國為左相國,左相國為右相國。洪武元年,改為左、右丞相[1]。由中書省統六部,但不設置中書令[2]。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之後,明太祖朱元璋罷中書省,分中書省之權歸於六部[3]。原中書省官屬盡革,惟存中書舍人[4]。
丞相列表
中書令時中書及都督府議倣元制,設中書令,太子為之。太祖曰:「吾子年未長,學未充,更事未多。所宜尊禮師傅,講習經傳,博通古今,識達機宜。他日軍國重務,皆令啟聞,何必作中書令乎?」遂不設。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