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星報 (馬來西亞)
马来西亚的英语日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星報(英語:The Star,MYX:6084)是馬來西亞一家以英語為媒介語的小報報社,總部設在八打靈再也。星報於1971年創立,原是北馬檳城的一份區域性英文報,後來在1976年開始向全國發行[8]。1995年成為亞洲地區第三個發行網絡版的報紙。根據馬來西亞發行審核機構數據,星報是馬來西亞發行量最高的英文報章[9]。星報也是亞洲新聞網絡(ANN)的成員之一,其百分之40的股權由馬來西亞華人公會擁有[10]。
Remove ads
歷史
星報於1971年9月9日發行第一份報紙,當時是北馬檳城的一份區域性英文報。星報隨後在1976年1月3日擴張至首都吉隆坡,並在1978年將總部遷移至吉隆坡,正式成為全國性報章。1981年,星報將總部從吉隆坡移至位於雪蘭莪州的八打靈再也以容納更多員工和科技設備[8]。
星報在馬來西亞英文報的主要地位為它的股東馬來西亞華人公會(馬華公會,國民陣線成員黨之一)帶來了許多好處[11]。
2021年3月1日,星報媒體集團宣布,獨立非執行主席胡亞橋辭去星報集團主席及董事的職務[12]。之後,他的位子由前房屋及地方政府部長曹智雄取代[13]。
2024年4月,星報媒體集團和中國官媒《當代世界》雜誌簽署的新聞合作協議。該宣布隨着引起媒體和學術界的討論,擔憂星報加大對中國官方立場的呈現,甚至可能採取自我審查[14]。
版式
星報每日版和周刊版一共出版5種版式,其中兩份在馬來西亞半島北部州屬如檳城、吉打、玻璃市、吉蘭丹和北霹靂提供,另外兩份則涵蓋全國其他州屬。2010年,星報推出砂拉越版本,售價1.20令吉。星報媒體集團共有兩個印刷廠用來印刷每日報紙,其中北馬的印刷廠位於檳城州峇六拜,中南馬地區則位於雪蘭莪州首府莎亞南的武吉日落洞區[8]。
擁有權
截至2025年3月,星報由馬來西亞政府屬下機構掌控,雖然其法定上隸屬於星報媒體集團。星報的最大股權持有者為馬來西亞華人公會,佔48.11%,接着是財經周刊《The Edge》佔5.17%[15]、馬來西亞僱員公積金局(EPF,5.98%)和政府旗下的朝聖基金局(5.42%)[16]。
爭議事件
- 2017年1月10日,《星報》在引述《星洲日報》專訪報道中,報導了一則題為「丹斯里慕尤丁警告說,如果希盟在下屆大選中勝利與執政,任何人都不應該期待它承認統考文憑」(Pakatan won’t recognise UEC, Muhyiddin warns)的新聞,導致慕尤丁遭到董教總、馬華公會和社青團等團體的批判。慕尤丁辦公室較後發表文告澄清,他僅接受過中文媒體《星洲日報》、《中國報》與《南洋商報》的聯訪,並沒有接受過《星報》與《馬來郵報》的採訪,也從未說過反對統考的言論。慕尤丁也要求《星報》與《馬來郵報》作出糾正澄清,他批評這種錯誤報道與國家團結的願望相反[17]。
- 2023年3月,《星報》在一篇報導聲稱引述了數字通訊部部長法米法茲對《2024年海外藝人新指南》的講話。數碼與通訊部否認曾針對該指南發表過任何相關的聲明,星報隨着撤下了這篇報導[18]。
《星報》在2017年5月27日的其中一期報紙封面中刊登穆斯林齋戒月首日祈禱的照片,而封面標題卻寫「馬來西亞人為恐怖組織頭目」,被認為是在誤導讀者及欠缺敏感性[19]。這個舉動引起了馬來西亞警方的關注,使兩名高層被停職[20]。
2017年11月13日,沙巴民族復興黨主席沙菲益阿達向《星報》集團發出律師信,指該集團旗下《星報》於10月29日的一篇報導涉嫌誹謗,因此限定該報在11月19日於封面公開道歉,否則將會採取法律行動[21]。
2019年6月25日,《星報》以近一頁的版面刊登人民公正黨青年團山都望區團長哈茲的訪問,當中他提到露骨的性愛細節,引來檳城州行政議員阿菲夫的抗議。被視為公正黨署理主席阿茲敏阿里陣營的阿菲夫在推特抨擊,這類報道荼毒孩童與學生的思想,他也批評部分媒體一再放大齷齪政治與性愛描述[22]。
2019年10月31日,《星報》頭條報道,馬來西亞政府或再要求延長柔新捷運計劃時限多6個月。《星報》引述官方消息指聯邦政府要求新加坡再度延期,以考慮採用更廉價的替代方案。報道也引述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官員談話,稱延期的要求可能會促使新加坡行使其權利,要求賠償因延誤而造成的損害[23]。
交通部長陸兆福同日駁斥指這是不實和不道德的報道。陸兆福在臉書貼文說:「這完全是誤導和不道德的新聞!你是根據匿名消息和未經證實的根據來作為封面新聞?」他也說:「首相馬哈迪·穆罕默德將在今日下午3時,在柔佛針對柔新捷運系統作出宣布。」[23]
2021年5月12日,《星報》在報導一則以巴衝突相關的新聞中,將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稱之為「好戰分子」(militant),引起部分推特用戶向馬來西亞通訊及多媒體部投訴該報導沒有受到對付後,成為繼前一天RTM華語新聞組採用「激進組織」的用詞後,第二個被時任通訊及多媒體部長賽夫丁阿都拉表示要下令展開調查的媒體[24]。
參見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