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木蘭圍場御製碑、摩崖石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木蘭圍場御製碑、摩崖石刻是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隆化縣的一系列清朝文物,與木蘭秋獮及木蘭圍場相關。
1982年7月,公布河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時,以木蘭圍場之名列入,屬於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類型(編號:129,分類號:101)[1]。2013年5月,以木蘭圍場御製碑、摩崖石刻之名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寺及石刻)[2]。
現存木蘭圍場相關文物,分別是七座御碑及一處摩崖石刻。均在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3][4]。2023年,隸屬於木蘭圍場御製碑、摩崖石刻的八處文物列入國家文物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3],編號從1518至1525。其中,《於木蘭作》碑在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與隆化縣交界處,1978年由隆化縣文物管理所修復[5]。
Remove ads
木蘭圍場御製碑
木蘭圍場共有七座清帝書寫的石刻御碑。六座為乾隆帝書寫,一座為嘉慶帝書寫[4]。相關研究文章指出,由於歷史原因和「文革」破壞,現存木蘭圍場文物多是近些年拼接修復和扶正的[6]:89。
- 《入崖口有作》碑[4]或稱《入崖口有作》詩碑[7]:29
- 《於木蘭作》碑[4]或稱《於木蘭作》詩碑[3]
- 一說立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1760年和1761年再次刻詩於此碑[4]。有質疑,認為立碑時間應在所有詩作完成之後[5]。
- 位於石桌子鄉碑梁溝村碑梁頂[4],即碑梁溝村與隆化縣步古溝鎮碑梁村的分水嶺上[5]。時屬木蘭圍場「七十二圍」之一的卜克圍,「卜克」的蒙古語意為「堅固」、「伏行」。清代又稱此地為「卜克達坂」,意為「堅固的山嶺」[6]:82。是當時卜克圍的中心圍址,伊瑪圖河發源地之一。此碑在破四舊中被打成碎片。1978年,隆化縣文物管理所將徵集的碎片拼接修復。1982年,隨之列入河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5]。
- 《於木蘭作》為九首詩篇。碑側有一首《過卜克達坂》五言詩,另有一首《過卜克達阪疊舊歲韻》。與清廷平定大小和卓之亂相關[4]。
- 有研究者在提及《於木蘭作》詩碑的同時,稱《卜克達坂》詩碑記述了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之亂的業跡[7]:48。
- 《古長城說》碑[4]
- 《虎神槍記》碑[4]
- 《永安湃圍場殪虎》碑[3]
- 《永安莽碦》碑[4]或稱《永安莽碦》詩碑[7]:48
Remove ads
摩崖石刻
備註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