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木衛二軌道飛行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木衛二軌道飛行器 (Europa Orbiter)[1]是美國航天局計劃前往木星衛星木衛二的探測任務,2002年被取消[2]。該任務的主要目標包括確定是否存在地下海洋及未來着陸器任務的候選地點[3]。1998年,木衛二軌道器獲得美國宇航局「冰與火項目」撥付的前期研究資金。[3]

歷程
木衛二軌道飛行器是為執行對木衛二探測而設計的一艘質量900公斤(2000磅)的軌道飛行器,其中500公斤(1100磅)為機動燃料[4]。 它將由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電機(RTG)提供動力,2003年搭乘穿梭機發射升空[4],這意味着它將在2007年抵達木星,屆時,將展開以木衛二為重點的三部分探索之旅[4]。該探測器將進行抗輻射加固,以便能在預計4兆拉德的輻射環境下生存[4]。
探測設備載荷將包括一架測量木衛二冰層厚度的雷達,並確定冰層下面是什麼[5],其他儀器則有高度計、成像系統等相關設備[6]。
1999年,美國航天局發佈了徵集木衛二軌道飛行器、冥王星-柯伊伯特快車和帕克太陽探測器科考提案的「機會公告」[4]。
木衛二軌道飛行器的研究結果將有助於木星-木衛二軌道飛行器(JEO),也是美國宇航局對計劃於2020年發射的國際木衛二-木星系統任務(EJSM)所作的一次的貢獻,但木衛二-木星系統任務於2011年被取消。
木衛二軌道飛行器概念不應與木星-木衛二軌道飛行器相混淆,後者是與歐空局(ESA)聯合進行的一項可行性研究,木衛二-木星系統任務最終也被取消。
該時代的另一項任務則是「歐羅巴快船」 ,這是一項類似於星塵號的取樣返回任務[5]。
美國航天局下一次前往木星的任務是朱諾號,它於2005年被選為繼新視野號後的下一項新疆界任務[7],它於2011年發射,並在2016年夏天抵達木星。
2002年的一份文件指出,該任務面臨以下挑戰:「直接入軌所需能源極大、任務持續時間較長、受輻射總劑量過高以及需要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電機」[8],其中一種任務規劃提到先進入木星軌道,然後利用木星衛星的多重引力輔助,幫助它以較少的火箭燃料進入木衛二軌道[9]。

Remove ads
遺留
進入21世紀後,有人提議,木衛二軌道飛行器的目標應該是找到表面分佈有最新鮮地表下物質的地方[10],此類地點將是後續登陸器的目的地,在那兒可以研究地下物質,而不必鑽穿冰層[11]。
另一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在2002年該任務被取消前,對這一概念研究了近三年[11]。在「木衛二軌道飛行器」之後,美國宇航局將注意力轉向了為木衛二開發一種核裂變動力的軌道器—普羅米修斯項目 [11]。
比較
美國航天局以木衛二為目標的概念性任務比較。
另請參閱
- 歐羅巴快船——衛星探測任務
- 木星-木衛二軌道飛行器
- 歐羅巴着陸器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