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愛殺達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愛殺達令》(英語:Kill Your Darlings)是一部2013年美國傳記劇情電影。影片由奧斯汀·本恩(Austin Bunn)編劇,約翰·克洛奇達斯導演,這也是克洛奇達斯執導的首部長片。
影片由丹尼爾·域基夫和丹·德翰等人主演,主要講述了美國文學史上「垮掉的一代」早期成員艾倫·金斯堡、盧西安·卡爾、威廉·柏洛茲和傑克·凱魯亞克等人在大學時的生活,以及這些人之間發生的故事。故事中涉及到歷史上與這些人相關的一件真實兇殺案。
電影在2013年辛丹斯電影節首映,獲得了諸多好評。[7]影片在2013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期間首次海外上映,[8]並於2013年10月16日在北美部分地區院線公映。[9]影片的藍光DVD則於2014年3月18日在美國發行。[10]
Remove ads
故事情節
1940年代,青年時代的艾倫·金斯堡(丹尼爾·域基夫飾)一直嚮往哥倫比亞大學,希望能去感受那裏的藝術、智慧、文化和自由。當他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之後,他的父親,工薪階層詩人路易·金斯堡(Louis Ginsburg,大衛·克羅斯飾)勸他離開精神錯亂的母親娜奧米(Naomi Ginsburg,珍妮花·積遜·李飾),前往紐約追尋自己的夢想。
在哥倫比亞大學的第一天,艾倫就遇到了在安靜的圖書館內高聲朗誦亨利·米勒所著禁書的同學盧西安·卡爾(丹·德翰飾),隨後二人相識。盧西安不守成規,反對傳統和建制。在他的影響下,艾倫逐漸發現這所大學不僅固守沉悶的傳統,而且抵制大膽的創新想法。盧西安一頭金髮極具魅力,而且生活放浪不羈。羞澀不諳世事的艾倫逐漸迷戀上了盧西安,很快也沉醉於他的社交圈中。這些朋友常常酗酒、吸食大麻、沉迷爵士舞會,其中就包括威廉·柏洛茲(賓·科士打飾)和大衛·卡默爾(David Kammerer,米高·C·賀爾飾)。威廉的家庭富有,但他的生活卻荒淫無度;大衛則是一直默默跟隨盧西安,而且嫉妒艾倫和盧西安越發親密的關係。大衛是一位老師,但現在做着清潔工的工作。他曾經和盧西安關係親密甚至有些曖昧,跟隨盧西安來到紐約。如今盧西安表面上已經對他並無感情,只是利用他幫助自己完成學校的作業,大衛卻一直深愛着盧西安。盧西安的魅力吸引着大衛和艾倫兩人,但他自己卻從未明確表示自己的感情。這幾人組成了文學團體「新視界」(New Vision),希望能開創全新的文學風格。
艾倫和盧西安的關係日漸緊密,兩人意識到對方和自己一樣,都有着感情複雜的過去,都熱愛詩歌充滿激情。二人都迫切希望徹底震撼文學界和社會的陳舊傳統,盧西安志向遠大,他命艾倫將這一志向付諸筆端。艾倫和大衛都努力希望獲得盧西安的偏愛,但盧西安卻又和新認識的傑克·凱魯亞克(積·赫斯頓飾)逐漸親近起來。傑克比這些人年長,性格也更粗獷自大,他曾是美式足球運動員,後來和商船隊一起出海,現在和妻子埃迪·帕克(伊莉莎伯·奧遜飾)住在一起。他熱愛文學創作,而且有着野人一般的瘋狂。傑克個性狂妄,但並沒有傷害自卑的艾倫,反而鼓勵艾倫的詩歌創作。隨後盧西安、艾倫、威廉和傑克以及在外面默默看着他們的大衛為了試圖撼動哥倫比亞大學恪守的傳統,在深夜闖入圖書館把圖書館的經典作品全部換成了禁書,徹底顛覆了學校的權威。學校官員和家長震怒不已。
大衛為了獲得盧西安的感情,一直在跟蹤盧西安。而盧西安終於無法忍受,和大衛徹底斷絕了關係,希望與傑克一同加入商船隊,準備前往巴黎。但大衛也跟蹤而至,二人在晚間發生衝突,大衛在衝突中被刺身亡。次日早晨,人們在哈德遜河發現了大衛的屍體,盧西安也涉嫌謀殺大衛而被捕。盧西安請求艾倫幫他寫一份證詞證明自己的無辜,艾倫於是對當晚的事件展開調查,希望能了解事件的真相。在調查過程中,艾倫發現盧西安年輕時曾和大衛一同居住在芝加哥,大衛也是第一個吸引盧西安的人,二人甚至可能一度相愛。而在芝加哥期間盧西安曾試圖自殺,也是大衛最終救下了他。艾倫認為盧西安只是不敢面對自己對大衛的情感才最終選擇了謀殺,然而盧西安卻稱是因為受到大衛不斷的性騷擾而不得已出於自衛才殺掉他。艾倫最終根據自己的調查以「疑問中的一夜」(The Night in Question)為題寫下了一篇證詞。最終盧西安拒絕了這份證詞,但懇求艾倫不要把證詞曝光於世。盧西安最終沒有被判處謀殺罪名,僅被判18個月的徒刑。
艾倫最終把這份證詞當作學校的期末文章交給了教授。教授對這篇不守傳統的文章十分不滿,威脅他如果堅持把這篇文章當作期末作業就將被開除。艾倫則選擇了寧可被開除也堅持自己的創作。在他被開除不久之後,教授把他的這篇文章寄回給他,鼓勵他繼續從事文學創作。[11][12]
Remove ads
主要角色
- 丹尼爾·域基夫 飾 艾倫·金斯堡
- 丹·德翰 飾 盧西安·卡爾
- 積·赫斯頓 飾 傑克·凱魯亞克
- 賓·科士打 飾 威廉·柏洛茲
- 米高·C·賀爾 飾 大衛·克拉默(David Kammerer),深愛盧西安·卡爾的老師,一直跟蹤盧西安,最後被他殺害。
- 伊莉莎伯·奧遜 飾 埃迪·帕克,傑克·凱魯亞克的妻子。
- 詹妮弗·傑森·李 飾 娜奧米·金斯堡(Naomi Ginsburg),艾倫·金斯堡之母,患有精神疾病。
- 大衛·克羅斯 飾 路易·金斯堡(Louis Ginsberg),艾倫·金斯堡之父,恪守傳統的詩人。
- 姬娜·薛域 飾 瑪麗安·卡爾(Marian Carr),盧西安·卡爾之母。
- 大衛·拉斯徹 飾 主任,艾倫和盧西安二人的學校主任。
- 約翰·卡倫 飾 史蒂夫斯教授(Professor Steeves),艾倫和盧西安二人的教授,思維保守傳統。
Remove ads
製作
影片劇本由奧斯汀·本恩和導演約翰·克洛奇達斯共同基於真實事件創作,這也是克洛奇達斯首次導演長片。[14]2008年,二人完成劇本後找到當時正與本恩合作著書的製作人克里斯婷·瓦陳,三人於是展開合作開始了電影的製作。[14]選角期間,丹尼爾·域基夫正在百老匯演出戲劇《馬》,他參與了試鏡並獲得艾倫·金斯堡一角。然而拍攝由於資金不足而遲遲未能開始,丹尼爾於是重回《哈利·波特》劇組拍攝《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的上、下兩部。[15]在此期間,基斯·伊雲斯、謝西·艾辛堡和賓·韋沙等人也參與了試鏡。隨後電影在米高·本納羅亞的幫助下獲得足夠資金,於2012年正式開始拍攝,導演克洛奇達斯決定仍由丹尼爾飾演艾倫·金斯堡一角。[14][16][17]電影在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市周邊取景,只用了24天便完成了拍攝。[14]
迴響與評價
《愛殺達令》獲得了評論界總體正面的評價。媒體評論網站爛番茄綜合了125位評論家的評價,其中76%的評論家給出正面評價,平均給分為6.6分(滿分10分)。網站給出的評語中稱:「影片憑藉着丹尼爾·域基夫和丹·德翰之間強烈的化學反應,把『垮掉的一代』早期的故事推到了聚光燈的焦點上。」[18]另一家評論網站Metacritic根據36位評論家的影評,給影片打出65分(滿分100分)的分數,以及「總體好評」的評語。[19]
《每日電訊報》評論家羅比·柯林(Robbie Collin)給影片打出了三星(滿分五星)的評價,稱這部影片「探討了這場文學運動的價值,如實表現了這些角色的天賦才能。」[20]同一媒體的另一評論家詹妮·麥卡尼(Jenny McCartney)更是稱讚影片是「會動的詩歌」。[21]《衛報》評論家達蒙·懷斯(Damon Wise)看過影片在辛丹斯電影節的首映之後給影片打出四星(滿分五星)的分數,盛讚影片「真材實料」,是「探索美國20世紀文學中真實的反傳統文化開端的一次真正嘗試」。他還稱影片「創造了真實的能量感和激情感...... 講述了一個理智和道德的艱難抉擇,在當時已經是一個完美的故事,在今天仍然與觀眾產生共鳴。」[22]《綜藝》雜誌評論家賈斯汀·張(Justin Chang)評價影片「以出色的表演技巧、黑暗的詩歌意象和1940年代的生動場景,重現了垮掉一代的神秘註解。」[23]影評人對片中演員的演技也給出了好評。《獨立報》影評人艾瑪·瓊斯(Emma Jones)稱讚丹尼爾·域基夫有「決定性的演技」,稱他「和18歲的金斯堡一樣出色」。[24] 丹尼爾·拉德克里夫在片中演出的同性床戲也獲得大量關注。他在主演了《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之後曾正面全裸演出戲劇《馬》,這一次演出同性床戲也被認為是他的又一次突破。[25]《娛樂周刊》編輯傑夫·拉布萊克(Jeff Labrecque)還稱讚丹·德翰在片中的演技堪稱「明星級別」。[26]
部分評論家也給影片提出負面評價。影評網站The Dissolve評論家薩姆·亞當斯(Sam Adams)認為丹尼爾·域基夫和丹·德翰兩人的演技雖好,但影片「不懂得怎樣好好利用他們的演技」,批評影片的拍攝手法「沒有道理」。[27]《洛杉磯時報》影評人貝茨·夏奇(Betsy Sharkey)則認為影片「過於保守」,並沒有滿足觀眾的預期。[28]
Remove ads
獲獎與提名
參見
- 垮掉的一代
- 而河馬被煮死在水槽里,威廉·柏洛茲和傑克·凱魯亞克根據同一事件創作的小說。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