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雜色山雀

山雀科杂色山雀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杂色山雀
Remove ads

雜色山雀學名Sittiparus varius),為山雀科赤腹山雀屬鳥類。分布於朝鮮日本中國大陸遼寧和俄羅斯東南部的千島群島等地,主要生活於森林中。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日本本州。

快速預覽 雜色山雀,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分類

雜色山雀由荷蘭動物學家康拉德·雅各·特明克與德國鳥類學家赫爾曼·施萊格爾於1845年描述,並命名為Parus varius[2][3][a] 直到20世紀末,雜色山雀通常與大多數其他山雀科成員一起被歸入山雀屬Parus)。2005年,研究山雀科成員線粒體DNA序列的分子系統發生學研究報告,建議將雜色山雀與其他大約15個物種歸入重新恢復的高山山雀屬Poecile)。[6] 2013年的一項研究分析了線粒體和核序列,建議拆分高山山雀屬,並將雜色山雀及其姐妹物種白頭山雀歸入他們自己的屬赤腹山雀屬。該屬最初由比利時政治家兼自然學家愛德蒙·德·塞利斯·龍尚於1884年建立,並將雜色山雀作為模式種[7][8] 此提案已被世界鳥類學家聯合會(IOU)採納。[9][10]

奧氏山雀Sittiparus owstoni)、西表山雀Sittiparus olivaceus)和赤腹山雀Sittiparus castaneoventris)以前被認為是雜色山雀的亞種,但在2014年系統發生學研究發表後被提升為物種。[10][11]

許多亞種已被描述,其中一個亞種在20世紀滅絕:[10]

Remove ads

描述

雜色山雀體長約 12–14 cm (4.7–5.5 in),重量約 16–18 g (0.56–0.63 oz)。翅膀長度約 6.0–7.8 cm (2.4–3.1 in)。指名亞種(v.varius)其頭頂、喙、喉嚨、前胸上半部、和頸背都是黑色的,後頭中央有一細長白斑。額頭,臉和臉頰是白色的。背部,翅膀和尾巴呈藍灰色。後頸、胸、腹及兩脅栗紅色,胸部和腹部的中央至尾下覆羽淡黃褐色。腳是深灰色的。

其棲息地包括各種開放林地,特別是日本栲樹(Castanopsis cuspidata)和日本落葉松(Japanese larch)組成的雜木林、日本紅豆杉(Cryptomeria(sugi))與松樹組成的針葉林、遍布竹林的山坡地、以及河谷等。

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叫聲由短促的音調組成,聽起來像 tzu...tzu...tzu ...

文化中的地位

在日本,雜色山雀曾用於一種名為「御神籤曳」的表演中,來抽取御神籤。使用一個小型的神社模型,鳥兒會投下一枚硬幣,搖響鈴鐺,打開門,取出御神籤並帶回。牠們也可以用喙切開繩子或膠帶來打開御神籤。[12][13]

參考文獻

外部鏈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