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樂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樂光(1903年11月1日—1955年3月21日),原名李兆瑞,河北樂亭人,中國政治人物,曾任中共北京市委統戰部部長、北京市政協秘書長。
生平
1903年11月1日出生於直隸省樂亭縣胡家坨鄉木瓜口村。他家與李大釗是近村同族,論輩份他是李大釗的本家侄子。他的父親李秀峰(字子恆)與李大釗是永府中學的同窗摯友[2]。曾在北京師大附中學習,參加五四運動[3]。
1926年9月進入清華學校(現清華大學)政治系學習[4],1931年留校任助教,曾任中共外圍組織朝曦社《北方青年》雜誌主編。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任華北文化總同盟主席、中共河北省委文委書記、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代理部長。1933年9月被國民黨當局逮捕,獲刑十年,被解往南京監獄。1936年西安事變後被釋放,並在中國共產黨組織的安排下抵達延安[5],在中共中央黨校學習,不久赴抗日戰爭前線,任中共中央東南分局代理秘書長。1939年調回延安,先後任中共中央統戰部第一科長、中共中央組織部代理行政處長。1945年參加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工作。1946年起,歷任中共熱遼區黨委委員、宣傳部長,中共冀熱遼分局城市工作部副部長。1948年錦州戰役結束後,任中共錦州市城市工作委員會副書記(胡錫奎為書記)、中共錦州市委書記、中共遼西省委委員(1948年12月任[6])。
1949年5月調京,任中共北京市委委員、宣傳部副部長、統戰部部長。兼任中共北京市高等學校委員會書記(1953年1月至9月)、中共北京市委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書記、北京市人民政府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市抗美援朝分會秘書長、北京市公債推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1955年3月21日[7]因鼻咽癌[8]在北京中蘇友好醫院(現北京友誼醫院)逝世。葬於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9]。
Remove ads
關聯人物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