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四光
近代中国地质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蒙古族,湖北黃岡人,近代中國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社會活動家、革命者與政治人物,中國地質工作與現代地球科學的主要領導人與奠基人。[1]
1904年,李四光留學日本,並於1910年畢業於大阪高等工業學校船用機械科。回國後,李四光到北京參與遊學畢業考試,並被清廷授予工科進士稱號[2]。1911年,作為中國同盟會年齡最小的第一批成員,李四光參與革命,並出任湖北同盟會支部書記與湖北軍政府實業部部長。1913年後,李四光留學英國,在伯明翰大學學習地質學,並在1918年獲得碩士學位。1920年,李四光受丁文江號召回國,並於次年擔任北京大學地質系主任。[1][3]
1927年,李四光主持籌建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並於次年擔任所長。1934年,李四光赴英講授「中國地質學」,並出版同名著作。抗戰期間,他在重慶大學任教,並在1948年前往英國參與國際地質學會會議。同年,他被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50年3月後,李四光秘密回國,隨後出任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協主席、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共中央委員、國務院科教組組長等要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副國級領導人。[1][3]
李四光早年研究䗴科化石,提出了十項鑑定標準,從而成為中國微體古生物學研究的先驅。李四光還發現中國存在第四紀冰川,並開闢地質力學學派,提出構造體系的概念。據此,李四光否定了「中國貧油論」,認為可以通過沉降帶勘探石油,通過「地質構造與輻射勘測相結合」尋找鈾礦,為中國石油工業與原子能工業的發展做出開創性的貢獻。晚年的李四光提出了地應力監測地震的方法,預測了唐山、四川、邢臺、臨沂四大地震帶,其中有三個被證實。[1][4]
Remove ads
生平

李四光為蒙古族,祖上姓「庫里」,後來又簡化成「庫」姓。由於家境貧寒,從蒙古草原流落遷徙至湖北黃岡地區[5]。祖父李正範,在縣學讀過書,以在鄉間設私塾為生。[6]父親李康爵(1862-1922),字卓侯,也是私塾先生。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十三周歲(1902年冬,虛歲十四歲)赴武昌求學小學報名時誤將年齡「十四」填入姓名一欄,增添幾筆遂改成李四光[7],取「光被四表」之意,而以仲揆為字。光緒三十年五月1904年赴日本留學,同年參加同盟會,先後在東京弘文學院、大阪高等工業學校學習,選學「舶用機關」。
1911年畢業回中國。1911年9月到京師參加「海歸」考試,以最優等成績獲賞「工科進士」。1913年赴英國伯明翰大學先學採礦,後轉學地質學,1918年5月,他以《中國之地質》的優秀論文獲得了自然科學碩士學位,接着到歐洲大陸做地質考察[8]。1919年獲碩士學位。同年回中國,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兼系主任。
後再赴英國深造,1927年獲伯明翰大學博士學位,同年回中國。1931年3月30日,特派西陲學術考察團理事會理事[9]。1932年9月1日、1933年4月20日、1936年3月28日、1939年5月30日、1942年5月19日,先後任中英庚款董事會董事[10][11][12][13][14]。1928年7月至1938年4月任國立武漢大學建築籌備委員長,後在南京參與創建中央研究院,並任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直至1948年。同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5]。1932年曾出任國立中央大學代理校長。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滯留英國的李四光,接到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親筆信邀請其回國參加建設,此信由新華社倫敦分社陳天聲交留英機械專家許紹高轉交給李四光。1950年春李四光歸國,任全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兼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地質部部長。1952年籌建北京地質學院。1954年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1958年當選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首任主席。因探勘東北石油之功,毛澤東多次接見李四光的地質部門並給予讚賞,1964年受邀與錢學森、竺可楨等,到中南海菊香書屋進行親自匯報,之後幾年他的學術環境也較為穩定,受中央之託負責給毛、周等領導人撰寫資料[16]。1971年4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Remove ads
學術貢獻

家庭

據《中國大百科全書》 [19],李四光的民族身份為蒙古族;而黃岡《庫李宗譜》[6]記載庫氏始祖義通,字道源,於明洪武初從原籍江西饒州府樂平縣泥兒灣瓦屑壩,遷湖廣黃州府,即現在的黃岡,後來李四光家族等部分支派改李姓。
- 先祖:十三世庫曰茂,生於清乾隆二十一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葬存祖灣青龍。[6]
- 祖父:十六世李正范,譜名居謙(1838-1882),字受益,號心培,邑庠生。[6]
- 祖母:雷氏,「歸公以後,處境極苦,甚至拾麥傭工以維生活。」[6]
- 母親:龔姓,生於同治六年(1867)。外祖父也是業儒的庠生,教授鄉里,遠近聞名。龔夫人性子溫順,樂施與,戚友之貧窶者輒量力資助。[6]
紀念
影視形象
- 1979年電影《李四光》(孫道臨飾演)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