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镐汪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鎬汪(1928年10月26日-2022年7月5日)[1]是韓國內科醫生、流行病學家和病毒學家。在醫學史上,他是首位主導完成以下三個關鍵步驟——發現引起人類疾病的病毒、開發該疾病的診斷方法、開發針對該疾病的疫苗——的人。[2]

生平
李鎬汪於1928年10月26日出生於日治朝鮮咸鏡南道的新興郡。他於1954年在首爾國立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並於1959年在明尼蘇達大學獲博士學位。1954年至1972年間,他擔任首爾國立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教授,並曾擔任醫學院院長。1972年至1994年,他擔任高麗大學病毒學系主任。1994年直至去世,他一直擔任韓國峨山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2]
1976年,李鎬汪及其團隊成功分離出引起韓國出血熱的病毒;[3]他們將其命名為漢坦病毒(Hantaan virus)。這一發現在國際醫學研究界引起了轟動,因為自20世紀50年代初以來,分離該病毒一直是人們付出巨大努力的目標。[2]分離病毒的研究過程充滿危險,李鎬汪的幾名合作者就因接觸慢性感染齧齒動物產生的氣溶膠而患病。[4]
1989年,李鎬汪及其團隊研發了一種福爾馬林滅活的乳鼠腦組織漢坦病毒疫苗,該疫苗以商品名「漢他威™」自1990年起在韓國獲批上市。[5]1990年,富山哲夫與李鎬汪發表了他們關於漢坦病毒感染快速血清診斷法的研究成果。[6]
李鎬汪成為首批在韓國本土持續開展研究而獲得國際聲譽的韓國科學家之一。[7]
Remove ads
獎項與榮譽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