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杜牧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杜牧河(1949年- ),臺南市南區灣裏人,於2020年經文化部登錄認定為重要傳統工藝「泥塑」保存者。[1]

生平

他原名木河,因幼時體弱多病,父母聽從算命先生建議,取偏名「炎仔」,以補八字缺五行「火」之不足;至今人稱「炎師(司)」。

出身「捏麵尪仔」(捏麵人) 家族,自小從父親杜定仁習藝,小學畢業後繼承家業販售麵尪仔,賺取家用。1966年與從事醮壇牌樓製作的杜瑞玉師傅合作,以麵粉為基材,布置民間信仰供品的「看牲排場」,逐步擴展名氣。並由杜師傅引介認識糊紙花燈大師陳金泳,受其指點[2],23 歲與黃順安師傅 (洪順發徒 弟) 學習剪黏,雖僅維持 3 個月,但也是再續與洪華一派的緣分。[3]

炎師熟悉泥塑藝術的工序工法,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曾委託其製作玄天上帝神像典藏,同時記錄其出現在宮廟中的作品,也40 餘處之多。[4][5][6]

榮譽

2015年經臺南市政府認定傳統工藝「泥塑」保存者。
2020年經文化部登錄認定為重要傳統工藝「泥塑」保存者。[7][8][9]

展覽

2007年台南文化中心展覽-牧河老師捏塑粘土藝術展。[10]

出版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