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傑基·龍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杰基·龙尼
Remove ads

伊迪絲·龍尼,人稱傑基·龍尼(英語:Edith "Jackie" Ronne,1919年10月13日—2009年6月14日)是一位美國極地探險家,是第一位參與南極探險的美國女性。龍尼以歷史學者和新聞記者的身份參與了1947年至1948年的龍尼南極研究遠征英語Ronne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在探險中記錄日誌、撰寫新聞稿,還協助科學研究,成為首位在南極探險隊中擔任正式工作的女性。此次遠征在南極停留15個月,傑基也成為歷史上最早在南極過冬的兩位女性之一。她在首次南極探險後開始向公眾介紹南極知識和探險經歷,還曾多次返回南極,在商業旅行中舉行講座。1971年,傑基·龍尼和丈夫一起抵達南極點,她因此成為歷史上第七位到達南極點的女性。南極洲的龍尼冰架伊迪斯倫內地即是以她的名字命名。

快速預覽 伊迪絲·「傑基」·龍尼Edith "Jackie" Ronne, 出生 ...
Remove ads

早年生活和事業

傑基·龍尼原名伊迪絲·安娜·馬斯林,於1919年10月13日出生在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1][2]她的父親是查爾斯·傑克遜·馬斯林(Charles Jackson Maslin),母親是伊利沙伯·馬斯林(Elizabeth Maslin)。馬斯林一家住在巴爾的摩郊區,傳統而恪守禮節。伊迪絲在女童軍的一次夏令營中起了一個暱稱「傑基」(Jackie),這個名字之後也伴隨她一生。[1]

傑基·龍尼16歲時從巴爾的摩東部高中(Eastern High School)畢業,之後進入俄亥俄州伍斯特學院學習,在這裏度過兩年後轉入華盛頓特區喬治華盛頓大學[3][4]龍尼1940年自喬治華盛頓大學畢業獲得學士學位,主修歷史專業、輔修英語。[1][2][3]她在國家地理學會公務員委員會任職數月後,[4]進入美國國務院擔任打字和文件歸檔的工作。[5]傑基在國務院工作了五年,曾擔任近東和遠東文化事務部門的國際資訊專家。[3]

Remove ads

首次南極探險

1942年,傑基經友人介紹結識了42歲的挪威極地探險家芬恩·龍尼英語Finn Ronne,兩人都喜愛滑雪,於是一拍即合,於1944年3月18日結為夫妻。[1][5]二戰後,芬恩·龍尼計劃率隊前往南極探險英語Ronne Ant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傑基原本打算留在華盛頓特區處理相關的新聞事務。1947年,傑基前往德克薩斯州博蒙特為丈夫送行,隨身只攜帶了一些簡單的衣物和高跟鞋,準備停留兩周後就返回。然而在丈夫的極力邀請下,她於1月25日與探險隊一起登船出發,陪同隊伍到達巴拿馬,計劃從這裏回國。芬恩隨後又力勸她送隊伍前往智利瓦爾帕萊索後返回。抵達智利後,芬恩稱自己缺少妻子的語言才能,無力為贊助探險的北美報業聯盟英語North American Newspaper Alliance撰寫新聞稿,堅持與傑基一同前往南極。[1][2][5]她最終同意了丈夫的請求,向國務院寄去了辭呈[4],在蓬塔阿雷納斯購買了探險必備的衣物裝備[5],還拉上探險隊飛行員哈利·達靈頓(Harry Darlington)的加拿大籍妻子珍妮·達靈頓英語Jennie Darlington一同加入。傑基就此開始首次南極之行,成為首位參加南極探險的美國女性。[1][2]

此次南極遠征共有21名男性隊員和2名女性隊員參與,歷時15個月,[6][1][2][5]期間駐紮在斯托寧頓島瑪格麗特灣的基地。[1][6]傑基和珍妮·達靈頓也是歷史上最早在南極過冬的兩位女性。[1][7][8]

傑基·龍尼是歷史上首位在南極探險隊中擔任正式工作的女性。在這次探險中,她擔任了歷史學者和新聞記者的職責,每天撰寫探險日誌,記錄此行的成果。她為探險活動撰寫新聞稿,發給北美報業聯盟和《紐約時報》,但常常只署丈夫的姓名。傑基還參與科學工作,協助隊伍中的地震學家測量記錄地震和潮汐數據。[1][2][4][9]她還繪製了威德爾海海岸線地圖,這是當時地球上最後一段不為人知的海岸。[9]

傑基記錄的日誌中收錄了探險途中遇到的挑戰和收穫,還添加了個人心得和評論,[5]之後成為芬恩撰寫《征服南極》(Antarctic Conquest)一書的重要依據。[3]但此次遠征成員在探險中爭吵和衝突不斷,傑基稱自己「不願想起那種痛苦」,因此在探險結束後40多年間沒有翻開過自己寫下的日誌。[5][2][1]然而她也感慨探險過程中的自然風光驚艷奪目,對南極「充滿敬畏」。[2]

Remove ads

後續經歷

首次探險歸來後,傑基曾發誓自己絕不再去南極。[1]她在1951年生下女兒凱倫(Karen),之後又多次回到這片大陸。她還投身於相關的事業,曾戲稱自己最終「嫁給了南極」。1959年(一說1957年[2]),傑基參加了阿根廷政府資助的首次南極商業遊輪旅行。[1][3]1971年,羅爾德·阿蒙森到達南極點60周年紀念時,美國海軍出資邀請龍尼夫婦一起前往南極點。傑基於是成為歷史上第七位到達南極點的女性,兩人也是歷史上首對到達南極點的夫婦。[1][9][2]她還撰寫文章、舉行講座介紹南極。她參與編寫多部百科全書,並以客座講師的身份參與了15次南極郵輪之行,介紹南極的知識和自己的探險經歷。[9][2]1995年,傑基和女兒一同到訪南極斯托寧頓島,回到她首次探險的基地。她在此行之前才首次閱讀自己寫下的探險日誌,[5][1]並於2005年參考日誌寫下《南極第一夫人》(Antarctica's First Lady)一書。[1]

傑基一生中還在全球旅行、舉辦講座。[1][2]她曾獲得美國國會頒發的南極探險獎章[1]女性地理學家協會英語Society of Woman Geographers頒發的傑出成就獎[10]和喬治華盛頓大學哥倫比亞學院頒發的特別成就獎[3]。傑基曾於1978年至1981年間擔任女性地理學家協會會長。她還是探險俱樂部英語The Explorers Club美國極地學會英語American Polar Society的會員。[1][2]

1980年,芬恩·龍尼逝世後,傑基和女兒凱倫與探險俱樂部一起合作建立了芬恩·龍尼紀念獎(Finn Ronne Memorial Award),每四年頒發一次,獎勵在極地研究或探險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9]

2009年6月14日,傑基·龍尼在馬里蘭州貝塞斯達因癌症和阿茲海默症逝世,享年89歲。[1][2]

影響和紀念

在1947年至1948年的探險中,芬恩·龍尼發現並命名了伊迪斯倫內地Edith Ronne Land)以紀念傑基。[1][2][9]之後的研究發現此處地貌比之前估計的更大,美國南極洲名稱諮詢委員會計劃將這一地貌命名為「伊迪絲·龍尼冰架」,但在傑基的建議下更改為「龍尼冰架」,以紀念龍尼夫婦和芬恩·龍尼的父親、阿蒙森南極探險隊成員馬丁·龍尼英語Martin Rønne[1][2][9][11]

2002年,Mom & Pop製作公司推出一部紀錄片《冰上第一位女性》(First Woman on the Ice)介紹了龍尼的經歷。[2]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