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林炳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炳華
Remove ads

林炳華(19世紀?—20世紀?),廣西省宜山縣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

快速預覽 林炳華 ...

生平

清朝光緒三十年(1904年),林炳華獲官費留學日本。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林炳華參加貴州起義。民國二年(1913年),任廣西司法處處長,繼而擔任廣西內務司司長。[1]民國2年(1913年)9月20日,在桂林民主黨統一黨共和黨合併為進步黨廣西支部,並報中央政府立案。該支部設於王城參議院內,有黨員1800人,支部長蕭晉榮,副支部長龍煥綸尹寶衡。廣西司法處處長林炳華、廣西高等審判廳廳長葉鏡、桂林左區巡防司令秦步衢桂林縣縣長龍鳴皋、桂林警察廳廳長黃勛軍、桂林審判廳廳長黃榜標都是進步黨人,地方審檢廳長及各廳的推事及檢察官也多由進步黨人擔任。[2]

1918年,林炳華成為安福國會參議院議員,1920年安福國會解散。[1][3]1919年,參議院陳煥章、林炳華提出了「尊孔法案」,連署議員57人。最終「尊孔法案」還是未能在參議院獲得通過。[4]林炳華曾獲北京政府頒發的一等嘉禾章一枚、二等文虎章一枚。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林炳華倡議在宜山縣的白龍洞外石達開等唱和詩刻前,興建「翼王亭」。同年,林炳華出任貴州抗日救國軍總司令盧燾的顧問。抗日戰爭時期,林炳華任廣西武鳴區指揮部軍法官。[1]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