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棘頰雙鋸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棘頰雙鋸魚
Remove ads

棘頰雙鋸魚(學名:Amphiprion biaculeatus),又叫透紅小丑,是雀鯛科海葵魚亞科雙鋸魚屬的一種,分布於印尼西部到大堡礁的印度-太平洋海域[2],是一種常見的觀賞魚。棘頰雙鋸魚僅居住於奶嘴海葵附近[3],是所有小丑魚中最挑剔的[4]。基因研究顯示,它與海葵雙鋸魚寬帶雙鋸魚有很近的親緣關係。[5][6]

快速預覽 棘頰雙鋸魚, 保護狀況 ...
Amphiprion biaculeatus
Remove ads

特徵

其兩頰上有棘刺,因此得名。不同地區的棘頰雀鯛身體顏色不同,幼魚和成年雄魚身體一般呈明亮的橘紅色,成年雌性則呈栗色或深褐色。其身體上有三條條紋,顏色可能是白色、綠色或者黃色。雌魚的條紋呈灰色,但受驚後可能會變成白色[3]。達到老年後,雌性個體的條紋甚至可能消失[7]

棘頰雙鋸魚存在非常明顯的兩性異形特徵,雌魚總是比雄魚大得多,實際上雌性棘頰雙鋸魚是體型最大小丑魚之一,長度可達17 cm(6.7英寸),但雄性一般只有6—7 cm(2.4—2.8英寸)長。[3]在群體中,有嚴格的統治階級。最大且最具攻擊性的魚是雌魚,位於頂部。一群中只有兩隻小丑魚,一雄一雌,透過體外受精進行繁殖。小丑魚是連續雌雄同體,這意味着它們首先發育成雄魚,成熟後變成雌魚。

顏色

不同地區的棘頰雀鯛體色有相當大的變化,馬來群島中部為:

東帝汶到澳大利亞:

蘇門答臘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

飼養

棘頰雀鯛已被成功地人工繁殖。但它的攻擊性比別的小丑魚都強,因此飼養時應當特別留意[8]。經過選擇性繁殖,出現了身具閃電形條紋的棘頰雀鯛[9]。但這種特徵在野外是很少見的[10]

它可與眼斑雙鋸魚雜交[11],雜交品種和眼斑雙鋸魚很像,但體型更大,顏色更深。[1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