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擦紙膠頭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橡皮头人
Remove ads

擦紙膠頭人》(法語:L'Homme à la tête en caoutchouc[1]The Man with the Rubber Head[a])是喬治·梅里愛於1901年創作的一部法國無聲特技電影。梅里愛在片中親自飾演一名藥劑師,他將自己頭部的複製品吹脹到巨大尺寸,卻無法讓助手像自己一樣熟練地完成這項特技。膨脹頭部的特效通過特製流動裝置與多重曝光相結合的創新方式實現,既讓人聯想到現代特寫鏡頭,也在梅里愛的作品中佔據標誌性地位。

快速預覽 擦紙膠頭人L'homme à la tête de caoutchouc, 基本資料 ...
喬治·梅里愛的《橡膠頭人》(1901年)
Remove ads

劇情

在一間實驗室里,一名藥劑師計劃進行一項新奇的實驗。他將自己頭部的活體複製品放在桌上,用風箱把這個頭顱吹脹到十分巨大的尺寸。頭顱做出各種鬼臉,還和藥劑師一同大笑,顯得十分開心;之後藥劑師放出頭顱里的空氣,使其恢復原狀,實驗就此完成。

隨後,藥劑師試圖讓助手重複這項實驗,但助手把頭顱吹得過大,頭顱最終伴着一聲巨響和煙霧爆炸了。憤怒的藥劑師旋即將助手趕出了房間。

製作

梅里愛在片中同時飾演了藥劑師與他的頭部活體複製品[3]。為營造頭顱變大的視覺效果,梅里愛首先拍攝了實驗室場景中周圍的動作畫面。隨後,他用黑色背景圍住自己的頭部,再藉助特製的斜坡,讓坐在滑輪控制座椅上的自己逐漸靠近固定不動的攝錄機。根據預先計算好的距離,一名助手在頭顱(即梅里愛頭部)移動時實時調整攝錄機鏡頭的焦距,確保梅里愛的面部在整個過程中始終保持清晰。梅里愛選擇讓自己向攝錄機移動,而非讓攝錄機向自己移動(即後來被稱為「跟拍鏡頭」的技術),是為了確保他的頭部看起來像是放在桌面上,且在整個變大過程中始終與桌面保持對齊。[4]

梅里愛的攝錄機將變大的頭顱直接拍攝到記錄實驗室動作的同一張電影底片上,通過多重曝光技術,把頭顱疊加到場景中的空白區域。椅子在斜坡上來回移動的時機經過精心把控,以與預先拍攝好的動作畫面相匹配[4]。該片使用的其他特效還包括替換剪接技術英語Substitution splice煙火特效[3]

Remove ads

發行與反響

《擦紙膠頭人》由梅里愛的明星電影公司英語Star Film Company發行,在該公司影片目錄中編號為382-383,目錄中稱其為「重大新片」(grande nouveauté)[5]。該片在美國的影片目錄中以《擦紙膠頭人》(The Man With the Rubber Head)之名售賣,在英國的目錄中則以《膨脹的頭》(A Swelled Head)之名售賣[6]

該片是梅里愛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一些史學家認為它是電影中特寫鏡頭的早期範例;但由於這個頭顱的設計意圖是呈現出巨大感,而非單純靠近觀眾,因此也有學者對這一解讀提出了異議。[3]

腳註

註釋

  1. 譯名參考自《堅持初衷、挑戰極限、實現夢想:非懂不可的100位電影大咖!不懂,別說你愛看電影。百年經典重現,回味無法忘懷的電影橋段!》[2]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