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歐洲地震烈度表

主要运用于欧洲的地震烈度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歐洲地震烈度表(英語:European macroseismic scale),又稱歐洲宏觀地震烈度表,是一個主要運用於歐洲地震烈度表。歐洲地震烈度表不僅供地震學家使用,還鼓勵工程師和地震學家之間密切合作進行研究,是世界上首個同時供工程師和地震學家使用的地震烈度表[1]

發展歷史

歐洲地震委員會早在1964年就推薦各成員國使用梅德韋傑夫·史邦豪雅·卡尼克地震烈度表(即MSK-64烈度表),後於1981年提出對該烈度表進行修訂,歷時5年修訂形成了歐洲地震烈度表的首個版本。1992年,歐洲地震委員會推薦成員國在其後的3年內對這一版本進行試用,故稱該版本烈度表為「歐洲92版地震烈度表」(EMS-92)。在試用期內,歐洲92版地震烈度表不僅在歐洲範圍內試用,還運用於1994年北嶺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等。隨後,歐洲地震委員會對92版烈度表進行進一步完善,形成第二個版本[2]。1996年,於雷克雅未克召開的第25次ESC全體大會上通過了一項決議,推薦歐洲地震委員會成員國採用歐洲98版地震烈度表,於1998年正式使用,故稱第二個版本為「歐洲98版地震烈度表」(EMS-98[1]。現時所指的歐洲地震烈度表,即歐洲98版地震烈度表[2]

工程震害劃分

歐洲地震烈度表不僅供地震學家使用,還鼓勵工程師和地震學家之間密切合作進行研究,是世界上首個同時供工程師和地震學家使用的地震烈度表[1]。歐洲地震委員會根據建築物易損程度和實際震害情況進行了額外的分級。一為建築物結構易損性,根據建築物結構易損程度進行劃分,共設有6個級別,分別為A、B、C、D、E、F級。其中,A級為易損性最高,F級為易損性最低。二為建築物破壞等級,其中包括砌體建築破壞等級和鋼筋混凝土建築破壞等級,共設有5個級別,分別為1、2、3、4、5級。其中,1級受損程度最低,5級受損程度最高[3]

烈度劃分

更多資訊 地震烈度, 簡單定義 ...

參考來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