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是由武書連所在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發布的關於中國大陸的大學排名。1993年武書連等在《廣東科技報》發表的《中國大學評價——1991研究與發展》是國內首次包括理、工、農、醫、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活動在內的中國大學研究與發展綜合評價,是中國第一個較為完善的大學排名。[1][2]
發展歷史
1993年,發表我國第一個包括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活動在內的大學排行榜:《中國大學評價—1991研究與發展》。在此之前的大學排行榜均不包含人文社科活動。
1997年,發表《中國大學研究與發展成果評價》論文。在國內外第一次實現不同類型大學之間(例如理工類大學與綜合類大學,農林類大學與政法類大學)的直接比較。其理論基礎是「不同類型大學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科學假設。大學評價從此從經驗走向科學。
1997年之後,每年在學術期刊發表年度《中國大學評價》論文,全部使用公開數據,評價結果公開透明、可重複可檢驗。
2002年,發表《2002中國大學評價》、《2002中國大學研究生院評價》、《再探大學分類》論文。在國內外第一次實現了不同學科之間(例如物理學與政治學,機械工程與歷史學)的直接比較。理論基礎是「不同學科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科學假設,具體方法是「學科歸一」。
2002年,發表我國第一個包含中國大學11個學科門類、71個學科類、全部258個本科專業的大學排行榜。
2002年,發表我國第一個包含中國大學所有研究生院(處)研究生11個學科門類、80個一級學科、全部361個二級學科的中國大學研究生院排行榜。
2003年起,與中國統計出版社合作,按年度出版《挑大學 選專業--高考(課程)志願填報指南》和《挑大學 選專業--考研(課程)擇校指南》,至今連續13年。
2010年,武書連研發的《科學引文數據庫》(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 簡稱:SCD)實現網上查詢。SCD是涵蓋自然科學、工程與技術、農林科學、醫藥科學、人文學科、社會科學等全部學科的大型引文數據庫。
SCD的理論基礎基於以下3個方面:布拉德福(S.C.Bradford)的以「文獻集中與離散規律」為基礎的布拉德福定律。加菲爾德(E.Garfield)的「引文索引用於科學」的論文武書連的「不同學科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觀點。
2012年,出版《挑大學 選專業--2012高考志願填報指南》,在國內外首次發表大學學術水平、教師績效、新生質量、本科畢業生質量排行榜,至今連續4年。
2013年,與中國統計出版社合作,按年度出版《挑大學 選專業--高考志願填報指南(獨立學院版)》,至今連續3年。[3]
2017年武書連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繼續沿用本科大學的評價體系,區別在於,根據國家對獨立學院的定位,考慮到獨立學院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2017獨立學院評價人才培養權重所佔比例較高,科學研究權重所佔比例較低。[4]
Remove ads
特色內容
從數據來源上,武書連版排行榜採納公開數據,如果數據沒有公開,則採納同類大學的最低數據。科研方面,武書連版排行榜國內引文數據論文及引用主要來自SCD源期刊,國外引文數據庫及引用則來自SCI、SSCI、A&HCI源期刊,所有論文的出版類型均為期刊,且不包含其中的子輯、增刊、特刊,並且只取類型為Article、Review、Letter的論文。[5]
爭議
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因商業操作、指標體系設計不合理而引發較大爭議,並受到新華網、人民日報和光明日報等中國官方媒體的指責[6][7][8][9]。
前100位大學
自2002年起,參與排名的中國大陸2,236所高校前100位如下:
Remove ads
武書連版醫學院排名(2013年)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