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江東六十四屯
人类地理领土实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江東六十四屯(清朝舊稱豁爾莫勒津屯[1];俄文又稱外結雅地區[a][2])位於黑龍江左岸(北岸),與黑河市相望,結雅河東岸,與海蘭泡相望,面積3600平方公里。在清朝與俄羅斯帝國簽訂的《北京條約》中規定:「上所言者乃空曠之地,遇有中國人住之處及中國人所佔漁獵之地,俄國均不得占,仍准由中國人照常漁獵」。1900年發生義和團運動,清朝政府無暇兼顧東北情勢,俄國以義和團破壞東清鐵路為藉口遂派兵製造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和海蘭泡慘案,喪失該地之管轄權。從清朝滅亡直到蘇聯解體,該地始終被俄方控制,現代該地屬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阿穆爾州。中俄國界線亦已經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劃定,不再有爭議[3]。
沿革

江東六十四屯位於黑龍江東北岸,位於精奇里江口南至霍爾莫勒津屯,黑龍江左沿岸地帶,南北70餘公里,東西40餘公里,由清政府在清剿雅克薩沙俄侵略者時設立的軍屯點發展起來的,通稱江左旗屯[4]。到1900年,此處居民為幾千戶,三萬餘人,多為滿、漢及達斡爾人[5]。
1900年發生庚子拳亂(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俄國趁中國無暇兼顧東北情勢,派兵予以佔領,並將世居於此地的中國人屠殺和驅逐,史稱江東六十四屯慘案。約2000名中國人死於該次軍事行動。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無論是北洋政府或是國民政府,均不承認俄國(或蘇聯)佔領該地的合法性。從宣統辛亥(1911年)出版的《黑龍江全省輿圖》到1948年申報館出版的中華民國地圖,此地都在版圖之中。據《中華民國史事日誌》,1921年3月14日「遠東共和國代表優林允於中俄通商後退還庚子年所佔據之黑龍江江東六十四屯」,但後來不了了之[6]。唯1949年以後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此地不再劃入中國版圖。199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劃定邊界時,由當時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與蘇共中央總書記兼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放棄該地之治權。江東六十四屯這一地區目前隸屬於俄羅斯阿穆爾州布拉戈維申斯克區和坦波夫卡區。
國府遷台後,中華民國政府長期不承認俄羅斯控制該地的合法性,在地圖上(參考右上圖)長期「認定」是中國領土。但基於現實中華民國已失去大陸地區的控制權,現已不再提出,也不再發行地圖。[7][8][9][10][11][12]
Remove ads
城鎮
昔日江東六十四屯有部份城鎮被俄羅斯開發,名稱大致如下[13]:
備註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