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沈善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沈善炯(1917年4月13日—2021年3月26日),男,江蘇吳江人,中國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遺傳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員。
生平
1917年出生在江蘇吳江。[1]1942年7月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生物系,8月赴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隨戴芳瀾教授研究真菌,1944年9月赴華中大學理學院任講師,1945年9月經張景鉞介紹到至四川北碚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46年89月赴北京大學理學院任研究助教。[2]
1948年,沈善炯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留學深造,1950年獲加州理工學院哲學博士學位。[3]1951年11月至浙江大學醫學院生化科任副教授,1952年轉到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植物生理研究室任副研究員。1960年出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4]1984年協助籌建上海交通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並擔任榮譽教授。
社會職務
1952年沈善炯加入九三學社,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7年至1988年沈善炯分別擔任第五屆和第六屆上海政協常委。曾任中國遺傳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中國生化學會理事等職務。
貢獻
1957年,沈善炯團隊研製出了金黴素,促使中國成為第四個能夠生產金黴素的國家。
榮譽和獎項
1979年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198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996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
1997年獲陳嘉庚生命科學獎。
1999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