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沈宗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沈宗塙(?—17世紀),以同,號定山浙江杭州府仁和縣[1]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快速預覽 沈楠, 籍貫 ...

生平

沈宗塙生性孝順,為母親守喪時,虛弱到嘔血,需要柺杖才能站起來,後來在崇禎十二年(1639年)中己卯科浙江鄉試第三十名舉人[2],崇禎十六年(1643年)成進士;都察院觀政,魏藻德招攬他,但言語不合,因此回鄉[3]

弘光帝繼位後,他擔任行人諭祭吉王朱慈灶,但未回歸朝廷南京就已經失守,和曹元方福京謁見隆武帝,遷兵科給事中[1]。負責催撫溫州處州軍隊,多次請求親征及選兵併餉;福京失陷,他和曹元方回鄉。不應清朝徵召,並說:「不忍事異族也。」隱居直到去世[4]

著作

  • 《南歌子·中秋》
雲與山同潔,溪將煙共澄。嬋娟儘力稱人情,欲照一天,美滿到微明。
桂子開梁苑、桐陰點楚萍。誰家玉笛弄秋聲,一夜相思,清影夢難成。

家族

曾祖沈致和,贈參政。祖父沈楠,隆慶戊辰進士,巡按。父沈朝煥,壬辰進士,參議。

引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