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泰武鄉

臺灣屏東縣的山地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泰武鄉map
Remove ads

22°35′31″N 120°37′55″E

快速預覽 泰武鄉 Taiwu Township, 國家 ...

泰武鄉排灣語Kulaljuc)位於臺灣屏東縣東部中段,中央山脈南段西側,為屏東縣的山地鄉。全境轄有6村,鄉治位於佳平村,面積約為119平方公里,人口約有5千2百多人,族群結構上主要為臺灣原住民族,並以排灣族為最多(約佔全鄉人口數九成四)。

早期泰武鄉的排灣族民主要以燒墾方式種植粟、甘藷、山芋及落花生等作物,以求自給自足,日治時期後,始有運出山產及飼養家畜,現今的主要產業仍為農業,有芒果、蔬菜、小米、芋頭等農產品,並以芒果最為重要。

Remove ads

歷史

日治時期初期泰武地區隸屬阿緱廳蕃地,大正九年(1920年)改劃入高雄州潮州郡蕃地,管轄位於今泰武鄉境內的アマワン社(萬安)、ピユウマ社(平和)、クワルス社(泰武)、カピヤン社(佳平)與プンテイ社(佳興)等部落。並於各部落設置警察官吏駐在所,以執行教育、衛生與治安等行政事項。

1945年成立高雄縣,隔年於潮州區內設立泰武鄉,其內劃分為萬安、佳平、武潭、泰武、佳興與平和等六。鄉公所初設於泰武村,後遷至佳平村。1950年劃入新設的屏東縣,並廢除縣轄區。

地理

位置

泰武鄉位於中央山脈南段西側,地勢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境內地形崎嶇,土地多貧脊且岩盤裸露,不利農耕。[1]:2

人口

更多資訊 年份, 人口 ...

根據屏東縣潮州戶政事務所統計,2024年底泰武鄉戶數約1.5千戶,人口約5.3千人,鄉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村分別是武潭村與佳興村,2024年底兩村人口分別為1,190人與438人[2]。泰武鄉人口的年齡構成中,0至14歲人口佔比約14.83%,15至64歲人口佔比約71.82%,65歲以上人口則佔比約13.35%,老化指數約為90.00%,是屏東縣人口老化程度最高的行政區[3]

Remove ads

政治

歷任首長

更多資訊 任次, 姓名 ...

鄉政組織

泰武鄉公所是泰武鄉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鄉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泰武鄉的自治監督機關為屏東縣政府。鄉長由全體鄉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泰武鄉公所並置鄉政會議,為鄉政最高決策機構,在鄉長之下,設有4課2室等6個內部單位及3個附屬機關[5]

泰武鄉民代表會是泰武鄉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泰武鄉全體鄉民立法和監察鄉政。鄉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泰武鄉民代表會共有7位鄉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5席鄉民代表、第二選區2席鄉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7位鄉民代表互選產生[6]

泰武鄉為屏東縣議會第十一選區,在屏東縣議會53席縣議員中,泰武鄉共選出1席縣議員[7]

行政區劃

以下列出的「」屬於行政區劃,因此村內可能有數個核定部落。括號內皆為排灣語原文名稱。

Thumb
佳興部落(Puljti)木杓
  • 萬安村
    • 萬安部落(Tjaranauma / Amawan,阿瑪灣):1956年遷至現址。
      • Tjatjuvetjuves部落
    • 安平部落(Ludja / Serlja):1956年遷至現址。
    • 達里部落(Tjaialev)
  • 佳平村行政中心。
    • 瑪仕部落(Masisi):1953年遷至現址。
    • 佳平部落(Kaviyangan,卡卑揚):1943年遷至現址附近,1954年就近移動至現址。
  • 武潭村
    • 武潭部落(Qapedang / Abutan,阿布丹):1954年遷至現址。
  • 平和村
    • 平和部落(Piyuma,普悠瑪):1966年遷至現址。
  • 泰武村
    • 泰武部落(Ulaljuc / Kulaljuc):1961年遷至現址,2013年移至吾拉魯茲
      • Tjakuvukuvulj部落
  • 佳興村
    • 佳興部落(Puljetji):1954年遷至現址。
泰武鄉行政區劃

Thumb

武潭村


佳平村
萬安村


佳興村



Remove ads

公共服務

警政治安

  • 屏東縣政府警察局內埔分局
    • 泰武分駐所
    • 忠孝派出所

消防

  • 屏東縣政府消防局第二大隊
    • 泰武分隊

教育

國民中學

  • 屏東縣立泰武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 屏東縣泰武鄉萬安國民小學
  • 屏東縣泰武鄉泰武國民小學
  • 屏東縣泰武鄉武潭國民小學
    • 佳平分校
    • 平和分校

交通

公路

鄉道
  • 屏102線
  • 屏106線
  • 屏108線

旅遊

文化設施

文化資產

  • ピユウマ社(平和)國語碑

表演藝術

  • 口鼻笛(謝水能,平和部落)
  • 古謠(泰武部落)

自然景觀

  • 亞麻灣山
  • 日湯真山
  • 北大武山
  • 南大武山
  • 萬金山
  • 頭崙山

瀑布

特產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