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溴化乙錠
化合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溴化乙錠(英語:Ethidium bromide或homidium bromide[1]、chloride salt homidium chloride[2][3]),常縮寫作EtBr(與溴乙烷的縮寫相同;為避免混淆,一些實驗室使用縮寫EthBr來表示溴化乙錠),是一種嵌入劑(英語:intercalating agent),通常在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中用作瓊脂糖凝膠電泳(英語: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等技術的螢光標籤(英語:Fluorescent tag)(核酸染色劑)。當暴露在紫外線下時,它會發出橙色螢光,與DNA結合後強度增強近20倍。Homidium自1950年代以來一直在獸醫領域廣泛用於治療牛的錐蟲病(英語:Trypanosomiasis)。[4] 抗生素抗藥性的高發生率使得這種治療在某些地區不切實際,而在這些地區使用相關的氯化氮氨菲啶(英語:Isometamidium chloride)。儘管它被譽為誘變劑,但測試表明它在沒有代謝活化的情況下具有較低的誘變性。[5][6]
![]() |
Remove ads
使用
電泳後的凝膠染色,用水將儲備液樣本稀釋至0.5μg/ml,並將凝膠培養15至30分鐘。通常不需要脫色,但如果需要降低背景,可以在水中脫色15分鐘。然後可在紫外線燈箱(波長254nm)上檢測DNA帶(英語:DNA bands)。溴化乙錠也可以0.5 μg/ml濃度摻入凝膠和電泳緩衝液中,並在電泳後立即可視化。[7]
毒性
溴化乙錠分子結構扁平,同時分子中還含有季銨陽離子結構,使得溴化乙錠能插入DNA鹼基對之間並使相鄰鹼基對間距離增大,從而引起DNA框架結構的變動,並致使三聯密碼轉錄和翻譯時發生較多遺傳訊息的改變,最終誘發移碼突變。故溴化乙錠是一種強的誘變劑,可致癌或致畸。[8]
大學生物實驗經常會使用此染料,操作時必須要佩戴手套並且儘可能的避免任何接觸。
含有溴化乙錠的廢液應當經過處理才能排放[9],否則會對生物體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溴化乙錠有更安全,但也更昂貴的替代品(如SYBR Green I)。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