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滎經茶馬古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滎經茶馬古道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文物遺址年代判定為唐至清。2012年7月16日公佈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1]

快速預覽 滎經茶馬古道, 四川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簡介[2]

滎經茶馬古道位於四川省雅安市滎經縣境內。建於唐至清,保存完好。據《滎經茶葉志》記載,在明萬曆年間(1573)為八千擔,到清雍正、乾隆年間(1723-1736)達二萬三千三百餘擔,到1984年已達四萬五千擔。茶馬古道是藏漢民族的文化、經濟、政治交流的重要通道,增進了藏漢民族的融合。茶馬古道彙集滎經主要幹線有四條:一條是經邛州(邛崍)翻越鎮西山〈羅繩山)過青龍關到龍門,順玉溪河而下至今蘆山縣分道,順蘆山河、飛仙關望岩渡口、進而到達今天全的始陽鎮越鳳凰嘴,再逆滎經河,穿過4公里的伏龍峽谷至滎經境內的鄧通城(今新添鄉),再經滎經城後翻越大相嶺至漢源九襄。第二條支線是經邛州翻羅繩山東向進入20餘公里長的上里河谷,出谷至雅安,橫渡青衣江,越羊子嶺到滎經,彙集主幹線牛犛牛道。第三條支線是經邛崍、蒲江過境,到百丈、名山縣越金雞關,渡青衣江而登羊子嶺、飛仙關進入滎經、漢源而匯華南道主幹線。第四條主幹線,是宋時的嘉州(樂山)經由夾江、洪雅過境,沿青衣江而上,跨入雅安地境龜都府(雨城區草壩鎮水口),再翻羊子嶺、進滎經向南進入犛牛道。

滎經茶馬古道包括16處文物點:新添站、新文村古道、劉家大院、靖口驛站、凰儀堡、大通橋遺址、崔石堡、周公橋、二枱子橋、大相嶺古道遺址、落馬崖古道遺址、萬古橋、九折坂古道遺址、西旅底平刻石、清代公興茶號舊址、重修大相嶺路橋碑。

Remove ads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