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漢狄法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漢狄法d'Hondt method),又譯抗特計算法頓特法,是指在比例代表制下的最高均數方法選舉形式之一。該方法由比利時人維克托·東特於1878年首次提出。

漢狄法的基本規則為把每一參選黨派所取得票數除以一、二、三直至議席數目,然後將得出的數字分配予該黨派名單上的排第一位的候選人、第二位的候選人……如此類推,然後比較各黨派候選人所獲得的數字,高者為勝。[1]

例子

假設甲、乙、丙、丁四黨競逐8個議席,並分別獲得100,000(43.5%)、80,000(34.8%)、30,000(13.0%)、20,000(8.7%)票。把每個黨派的得票除以1至8 (見下表),數值最高的8位可獲得議席(顯示為粗體,議席獲得次序顯示為斜體)。

更多資訊 ÷1, ÷2 ...

四黨最終的議席比例和得票比例相倣。

Remove ads

應用

現時世界上多數的議會制國家多採用漢狄法,作為比例代表制的議會選舉方式。不少採用漢狄法的國家實行此比例代表制的選舉計票辦法,一方面此方法可以使政黨的議席大致符合得票比例,另一方面,漢狄法同時限制政黨在議會的數目,使較細小及得票率極低的政黨難以進入議會。但是為了防止小黨林立的問題,因此會設下選舉門檻。但席次少時,「門檻」只具象徵性質。

另外藉由這個辦法可以由得票率預估出可能席次,但未必與最大餘額法結果相同。相比之下,「比例席位」列顯示了到期席位的確切分數,與收到的投票數量成比例計算。 (例如,)最大的一方對最小的一方的輕微支持是顯而易見的。

Remove ads

改良方法

澳門的變形

澳門澳門立法會的直選議員部分實行改良漢狄法的比例代表制。

附帶席位制

這個說法也被引申到附帶席位制。(依頓特法除以「單一選區當選席次+1」,從當選席次最少開始分配)

參見

參考資料

Loading content...

外部連結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