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潘連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潘連茹(1887年—1962年7月17日),字太初[1],山西省臨汾縣伍級村人,山西西學專齋畢業,進士。
生平[2]
1910年公費畢業於山西西學專齋。三年後公費入英國倫敦大學所屬皇家學院學習化學。其間任中國留學生學生會會長。皇家學院畢業後,1916年獲博士學位,後入皇家科學院化學協會。隨後,赴瑞士蘇黎世大學繼續從事爆炸化學方面的研究。1917年到中國駐英館使工作,主管中國派往歐洲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華工。因工作出色,得英國政府頒發的「M、B、E」勳章。同年與法國青年教師Luae Ruben結婚。1921年攜子歸國,任教於山西大學,並主持山西省電力事業委員會,任會長,兼太原綏靖公署參議。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後,攜家眷逃難重慶,任參政會參政員(山西代表)。抗日戰爭勝利後,入上海南通大學和復旦大學女子文理學院任理化教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在上海復旦大學女子文理學院任教,同時任上海隆達利化工廠總技師,設計建成了當時國內最高的分餾塔,受到外國專家讚賞。後調上海輕工業研究所任總工程師,專事芳香化學研究。1962年7月17日病逝於上海,終年75歲。
Remove ads
殺妻案
民國11年(1922年)2月23日,《晨報》報導山西籍留學生潘連茹殺妻買通司法案《潘連茹毒害髮妻詳情大披露》。
註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