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濮良至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濮良至(?—?),字青蓀,齋名古度齋江蘇溧水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1][2]

生平

濮良至是家族裏的長房長孫。[2]早年為清朝附貢[3]曾上山東大學堂[2]後來至中國東北任官。[1]歷任東三省官銀號監理,吉林黑龍江國稅廳籌備處處長。[4]《政府公拫》一九一四年二月七日准濮良至應否來京覲見轉呈袁世凱文(一九一四年二月四日)為呈請事:據吉林國稅廳籌備處處長濮良至電呈:「頃奉任命,應否覲見,請示遵。」等語……。[5]

1914年11月14日,濮良至任江西財政廳長[6]1929年任奉天省義縣縣長,任內主持編修《義縣誌》,並在當地成立溧凌詩社。濮良至籌資將溧凌詩社的作品結集出版為《溧凌詩社唱和第一集》,其中也收有濮良至的多篇作品,例如其中他有詩描寫1930年清明節前三日率義縣官紳踏勘大凌河北岸舊河道:「去年洪水灌危城,河伯無靈苦眾生。自古白狼征戍地,鄉愁閨怨雜邊聲。出城不為踏青來,舟楫誰稱濟世才。滿目塵沙兩鼻土,只因勘罷河工回。」[1]

1930年8月,濮良至調任綏中縣縣長。當時這裏剛遭大水災,濮良至救濟災民,獲張學良肯定。任內,濮良至結交地方文人,並寫下多首舊體詩。[1]

1931年春,濮良至調至熱河省任職。九一八事變後,濮良至辭官遷居北平[1]1940年5月4日起,代理華北政務委員會財政總署參事。1943年3月3日起,代理華北政務委員會統稅總局局長。[7]1945年3月26日,華北政務委員會竇以銳、濮良至、吳季光呂正誼段言田北京電車股份有限公司官股董事,並指定竇以銳任經理,均屬於專任職務。[8]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兒子蘇民參加中國共產黨,濮良至未加干涉。[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1年7月,居住在北京市西城區西四宮門口某宅院的濮良至以一名普通軍屬的身份致信毛澤東,祝賀中國共產黨成立三十周年,當時《人民日報》對此事有報道。[1]

Remove ads

著作

  • 《古度齋詩草》

家庭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